第74章:千古伟人

第(2/2)页

席一笑,用手指一指身边的周恩来:“这些小事你去同他谈,我只同你谈哲学问题”。

        哲学是大学问,这哥们儿听不懂    ,他在传记中写道:“我云山雾罩般地听毛跟我谈了一小时十五分钟的哲学,我百思不得其解,但毛的风采,毛的睿智已经征服了我,站在他的面前,我不敢说半句假话,像犯了错误的小学生站在严厉的先生面前那样,因为毛智慧的双眼仿佛把我看透”。

        看见了吗    ,服吗?服了    。临告别时姿势都变了,右手握着毛主席右手,左手恭敬的搀着毛主席的胳膊肘——这就是咱毛爷!世界第一强国的总统对咱毛主席也得毕恭毕敬!知道吗?

        中美之间真正的较量是在台湾问题上。

        通过艰苦谈判,2月25号中美双方草签了《上海公报》,26号按计划周恩来陪尼克松去杭州玩儿一天,他想看西湖,他夫人顺带着喂鱼,玩美了吃美了,到晚上他找事儿。

        亨利.基辛格找到中国副外长乔冠华:“乔,我们国务院专家研究的公报,现我们吃亏了,我们提出修改”。

        请问:“哪儿修改?”,基辛格:“1oo多处啊    ”。

        乔冠华当时头都大了:“这我可做不了主,我得请示周恩来总理”。赶紧赶到周总理驻地,周恩来说:“这事我也定不了,得请示主席”。

        电话打到主席卧室是1972年2月27日凌晨1点零5分,主席听完周总理的汇报之后略一思考,说了如下的话:“鉴于他是有勇气访问中国的第一个美国总统,我们可以适当照顾他    。(大国领袖的胸怀看到了吗    ?可以适当照顾你    )但是,在台湾问题上一个字都不能动!动一个字他就空手回去!”看见没有,这就是原则性。前面叫灵活性,这叫原则性    。

        这边(周恩来)担心了,那就不签了?主席又说了一句:“恩来啊,不要担心,要知道,美国人比我们更需要这份公报”。

        主席把老美都研究透了。当中方把毛主席的意思通知美方,美方知道只能顺从毛主席的意思,争也没用,只好表示:既然台湾问题不能动,别的地方修改没有意义,最后象征性地修改了一两处。

        这就是毛泽东时代中国的尊严,服不服啊?

        27号上午在上海签字,下午尼克松跨太平洋经日本回美国    。在太平洋上空的时候,他随后翻看他同毛主席谈话不懂的记录笔记,他还挺有好习惯,一边谈一边记录。它突然感悟,当初看不懂的那些东西,恰恰是《上海公报》每一段开篇的话,就是他看不懂的    。

        尼克在回忆录中说:“我突然现,毛泽东虽然年事已高,而且重病缠身,但他仍然牢牢地把握着这个世界!”

        看明白了吗?把握的不仅是中国,而是这个世界!这就是毛泽东时代中国的世界地位!

        至于尼克松的接班人——后来的总统福特,他1975年到北京跟毛主席说的话,我听了,作为中国人倍感自豪!

        福特临告别时说的:“尊敬的毛主席,在我们要离开北京的时候,我代表美国人民真诚的邀请您访问我们美丽的国家,我听说您7o高龄还畅游长江,如果您能去美国,尽管我不会游泳,我冒死也要陪你游密西西比河,我不知道我有没有这个荣幸。”

        毛主席面无表情,说了一句话,得够他琢磨半天的,主席说:“你没有这个荣幸了”。

        福特一愣,怎么说这话    ?    “因为我已经接到马克思的请柬了。‘’    福特不解,翻译告诉他,主席说因为身体原因去不了了。

        接着,话锋一转,毛主席把一个礼仪问题变成一个外交实质问题。“再说,台湾的大使还在你们那里,你叫我怎么去?”看到没    ,把客套话变成反击,厉害吧    。

        福特当即表态:“尊敬的毛主席,我向您保证:只要我明年连选连任,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同台湾断交同北京建交。”

        在场所有的人鼓掌!除毛主席以外    ,毛主席仍然面无笑容,又说了下面的话:“中国有句老话:叫听其言观其行,年轻人,还是看你的实际行动吧。”。

        后面的话更狠:“再说了,你明年能不能当选还不知道呢”。接着,指了指旁边的布什,(老布什当时任美驻华联络办主任)“他以后有可能选上。”

        第二年,1976年美国大选,福特果然落选,又过了十几年,老布什当真成了美国总统!毛主席就是一位预言家,由不得你不服!

        看见毛爷怎么对付老美了吗?你服吗    ?谁不服毛爷    ,谁能拿出对付老美比毛爷更高明的手段,我就服你!到我们这个岁数不是谁崇拜谁,你得有那本事儿    。

        我们真的为中国有毛泽东这样的伟人感到无比的骄傲!更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我合上了书本,眼眶竟已经湿润了!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