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一章 美国参战的可能

第(1/2)页

  英国在中国准备给中国使绊子,但是他们暂时还没行动,现在英法正和德国在凡尔登角力,德国人在海上的无限制潜艇战也依然凶猛

  到目前为止欧洲战局十分紧张,战争的消耗远超想象,在没有把握彻底解决这场危机之前,英法是不会出手的。

  而且美国问题也是协约国的重点,在协约国集团看来美国目前的表现令他们失望,战争刚刚爆发时,时任美国总统托马斯·威尔逊宣布美国保持中立,他认为美国的这种避战态度才为美国带来巨大的利益。

  这一立场受到了绝大多数美国人的支持,他宣称,美国从行动到思想上都将保持公正性,交战各方应充分尊重美国作为中立国的权利。

  他认为,如果美国介入了这场战争,肯定会破坏正在进行的渐进式改革,而这个时候英法还对于美国加入战争的态度不那么强烈,他们也认为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捆绑美国,并在合适的时候让美国转变立场。



  随着战争的深入,英国开始对德国海岸线实施海上封锁,这阻碍了美德之间的贸易,作为回应,德国人以不受限制的潜艇战进行报复,

  在没有任何警告的情况下用鱼雷袭击盟军贸易路线上的武装商船,1915年5月7日,德国在爱尔兰海岸附近击沉了英国的卢西塔尼亚号远洋客轮。

  在1959名乘客中,有1198人丧生,其中包括128名美国人,此次事件在美国引起了广泛愤慨。

  这件事曾让英国人拿出来大做文章,希望挑动美国的民意,坚定他们参加战争的决心,而当时英国的一些宣传手段成功动摇了这些民众。

  因为英国在宣传的过程中,把德国塑造成了一个恶魔,并且向美国人民宣传,如果德国获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那么美国当时的处境也会非常的危险。

  此外由于威尔逊总统更是坚信战时贸易是推动美国贸易增长的必要条件,因此拒绝对交战国实行贸易禁运。

  在战争初期,美国与交战国的贸易增长了两倍,巨大的贸易量很快耗尽了交战国的现金储备,迫使他们要求美国提供信贷。

  1915年初,威尔逊允许向交战国提供贷款后,英国立刻开始大量向美国借贷,来绑定两国,英美国对向协约国提供的巨额贷款,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

  因为如果协约国一旦战败,这些贷款的归还就会变得遥遥无期,甚至很可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英国希望用这样的方式逼迫美国和他们站在一起,并且在必要的时候和协约国站在一起。



  但是美国仍然没有协约国集团所希望的转变,在1916年威尔逊提出了谋求连任总统的竞选口号——“他让我们脱离战争”,并借助这个口号险胜。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