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4章

第(1/2)页

胤禑带人出来,知道这回跟着的是两个女子,她们可能会对皇阿玛不利。人是直接从行宫出来的,要等有了真凭实据后,才能拿下。

        距离有点远,他就没看清前面的人到底是谁。根据回报,是皇阿玛身边的人无疑。可是等了很久,也不见有第三人来接触。他正想再问问,那穿着兜帽的女子脱了兜帽,只往桥上走去,慢慢地变成了跑动。

        西湖上,第一缕晨光照下来的时候,刚好把女子的脸给照清楚了,是那天被梁公公带走的那位。胤禑会记得这么清楚,是听他额娘说的。

        南巡的队伍里,来了个皇阿玛之前宠幸过的女子,虽未入后宫,但深得皇阿玛喜爱。两年前犯了错,这会儿想起来了,还是把人儿召了回来。

        如今哪,名分未定,却是已经定了回京后的住处了。那可是乾清宫,前面的皇后住得再近,也仅仅是在坤宁宫。这么比较下来,这后宫的娘娘们要无地自容了。

        既然是皇阿玛的人,怎么会对皇阿玛不利呢?是不是消息上,有了什么错处?

        胤禑没再盯着远处肆意奔跑的人,她身上宽大的素服几乎要带着人飘然而去,连那长发,也随着她的跑动散了下来,飞扬在她身后。

        从没有一个女子这样妄为的,何况还是皇阿玛的人!

        身为皇子,他没资格说什么,只记着眼睛看到的,好回去回禀。然而说不盯着,这眼睛却是没法控制,最后还是回到了她的身上。

        如今,她已经不跑了,站在了那桥上最高处,背对着这面儿。胤禑担心,再这么下去,她会一头栽进这西湖之水里。

        哈朱当然没想着往水里跳去,只是这么一跑,心里松了许多。几日来的举止趁着这时候回想了一下,出格是出格的,但她一点都不后悔。

        如果在明知自己有用的情况下,还在皇帝面前伏低做小,那才是她要后悔的事。现在这样,挺好的。皇帝几乎默认了她的人设,不听话不怕事儿,这就足够她保住命的同时,为自己赢得时间了。

        皇帝为什么要利用这个哈朱,原因暂时不得知。在找寻原因的路上,她能做的,也不少。

        等回去了,也该动起来了。

        哈朱带着满果儿回去后,没理会满果儿的外出。也许她的这回行径,让人误会了也不是没可能。但这不关她的事儿,别人要想的多,她可没法儿管。

        趁着人还在杭州府,哈朱问了这里的特产,就把认为需要的都带上了。也许有些不是必需的,可总比以后想起来,再千里迢迢运回去要好。

        回京的时候坐的船,她在这里身份又不高,就和好些人共用一艘小船的。那些物件,包括原来她带着的,都被挪到了最后面的货船上去。有些,可能还要走陆路。

        等到了苏州府,采买的行径就没停过。这也让哈朱头一回遭到了训斥,来自十五阿哥胤禑的生母王氏。这回伴驾的娘娘里头,当然还有更高位的,但显然在她们眼里,这位王娘娘就足够出面的了。

        “……你虽未封入后宫,但也是迟早的事儿。如今万岁爷南巡,一路以来,都没过多打搅沿途的百姓。你倒是好,这才回了几天,就铺张浪费开了。万岁爷的名声是何其重要的事儿,你这么做,不是跟万岁爷反着来么。”

        王娘娘是个汉人,传言说就是南巡的时候,带回宫的。哈朱还没打探过,也没什么兴趣去打探。

        “娘娘您误会了。”来这么一回也是需要的,她可以明确地说开了,“哈朱已经在万岁爷那儿说过了,这以后啊,就在乾清宫当差,不入后宫的。”所以后宫的娘娘们,就管不到她头上来。

        “还有啊,这些采买所需的银两,都是梁公公亲自着人送来的,我也不好不收着,就可劲花了。”

        皇帝这么大方,可不会仅仅是为了吸引后宫娘娘们的注意,肯定还会有别的用意。但此刻,拿来让王娘娘无话可说,正正好。

        入宫将近二十年的王娘娘抚着胸口,实在是说不上话来。她能接二连三平安地生下三位阿哥,也不是吃素的。可一个宫女儿,即便是乾清宫的宫女,还是个受了帝宠的宫女儿,也不该这么说话。

        除非她有倚仗。

        而听她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万岁爷纵着的。那这,她还有什么好说的。就盼着这位能得长长久久的帝宠吧,不然,有的是人要捏死她。

        “既是如此,你也收着点儿,别太过分了。”太过张扬的宫女子,一向是活不长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