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陈鑫的收藏2

第(1/2)页

华夏帝国的太上皇静静走在摆放他收藏的宝库里。

        身后一步开外跟着老太监曹大官——在陈鑫欣赏收藏的这一个小时里,曹少钦都会紧紧跟着他,免得陈鑫在这一个小时里出什么事。

        但也不会打扰他,因为伺候了陈鑫一辈子的曹大官知道,这半个时辰就是现在陈鑫最幸福的时光。

        既然是最幸福的时光,当然要让陈鑫自己慢慢回味。

        曹少钦看着陈鑫的目光一个个从圣旨、书籍、金花中飘过,每一件珍藏都让这个老头子流连忘返。

        然后,陈鑫越过这些有关天家亲情的纪念,来到那些让陈鑫为之自豪的收藏品面前。

        陈鑫提起一根铁管子。

        曹少卿很清楚,那是世界上最早的火铳,一门20毫米口径的火门枪——陈鑫自己的发明。

        这东西并未真正装备部队,第一批只造了20挺,与现在那些士兵抵肩瞄准射击的新式步枪不同,这东西需要在后面插一支棍子,开火的时候,士兵需要用一只胳膊把它夹在腋下,然后另一只手用火绳点火射击。

        由于枪管短,装药量不足等原因,这东西威力平平(比神臂弓强一点,能破甲,但也没有太显眼的优势),有效射程比软弓还要近一些,装填速度慢的让人心焦,而且由于无法瞄准,准确度简直惨绝人寰。

        说起来,几乎全是缺点,曹少卿自己估计,如果有军队把这玩意当做武器使用,大概会被只有弓箭的选锋兵打成狗。

        但是,曹少卿同样清楚,这看似笑话一样的铁管子,就是横扫天下的华夏帝国野战军手中的主战武器,最初的形态。

        陈鑫当时曾经得意忘形的对曹少钦说:“这是人类第一次把可控的化学能用在战场上!它的意义怎么形容都不过分!”

        化学能是啥,没读过几本书的曹少钦并不清楚。

        不过,这话确实就是事实。

        火门铳发明半年后,陈鑫召集的工匠改造出第一支火绳枪,过了两年,火绳枪开始大规模装备新军部队。

        又过了两年,新军跨过辽海,进入辽东半岛作战,从而开启了华夏帝国对鞑靼黄金帝国大反攻的序幕。

        因此,陈鑫没有收藏火绳枪,没有收藏燧发枪,没有收藏火帽枪,自然也没有收藏如今正在列装的击针枪,却偏偏收藏了这件玩具。

        盖因它是这一切的起源。

        陈鑫说:“起源一定不能是最好的,因为这意味着此后再也么没有进步。但起源一定是最值得纪念的,因为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陈鑫放下火门枪,开始欣赏一枚金币。

        这玩意,跟陈鑫送给自己老婆的金花同出一脉——都是占领扶桑后,那里的大金矿出产的第一批黄金铸造的。

        曹少钦觉得,太上皇收集这件东西,大概是为了纪念当时,伴随着扶桑金银涌入,以韩昆为首主持的币制改革。

        作为一个太监,曹少卿并不清楚铸币税的巨大经济效益,因此他至今不太明白,扶桑那每年几百万两金银实物,到底是怎么让华夏帝国在数年时间,财政收入翻番的。

        不过,现实就是现实,既然已经发生了,那就得承认其真实存在。

        曹少钦猜测,这东西让国库从此有可用之财,这大概就是陈鑫收集这么一件纪念品的意义所在吧?

        他猜对了,但不是全对。

        这个世界上只有陈鑫和韩昆(现在可以再加上欧扬)知道,陈鑫对扶桑是有一些私仇的。

        占领扶桑首都江户后,陈鑫曾经下令:“在此搜杀扶桑30万以祭天!”

        当时的江户城(就是现在的东京)男女老少全加起来都没有30万人,但陈鑫心意坚定,不杀够数目绝不罢手。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