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不要浪费

第(2/2)页

房里研究这个蘑菇,种的是最普通最普遍的平菇,这平菇虽然售价就几块一斤,但产量大,种植技术成熟简单,因此种起来不是特别难。差不多一个多月出第一茬菇,以后隔上15至20天又可以收一茬,会种的一年可以收个七八茬,十余茬,这经济效益绝对比种地强好多的。售价比粮食高,生产频率比粮食作物快,只要都能卖出去,这种蘑菇绝对是能赚些钱的。

        那刘娟有时下课后没事干,就来看苏俊华怎么伺弄蘑菇,看他分析这食用菌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华夏国做为拥有十四人口的泱泱大国,这每年得消费多少万吨食用菌啊,而且这食用菌营养丰富,多吃常吃对人体健康是大有好处的,因此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出要跟苏俊华学习这个食用菌种植技术。

        苏俊华觉得很奇怪,问:“刘老师,你书教得这么好,以后可以找一所不错的公办学校或国际学校去当老师,这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都不会差,你若跑去种蘑菇可就太浪费人才了。”

        “多学一样技能就多一层保障嘛,我若是回上海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说不定还真回我们西北老家去种蘑菇呢,我们那地方缺水,除了土豆很多,还真没什么人种蘑菇呢。”这刘娟对回上海找份收入理想的工作还是没什么信心,想到今后弟弟的学费生活费都得自己来承担,因此对未来感觉有些彷徨。

        “可惜刘老师你是个高材生,我们凤凰村可能留不住你,不然你可以一边在村小学教教书,这工资教育局不给你,我们村里给你,业余时间你想种蘑菇我就把这蘑菇项目交给你负责好了,我没有这么多时间精力来操心这个啊。不过我这种想法太天真了,你就当是玩笑好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们这偏远的穷山沟又怎么能跟繁华的大上海比呢,是我,有机会也更愿意待在这国际化的大都市里。”

        刘娟没有说什么,因为苏俊华说的是事实,她好不容从老少边穷地区考到大上海读大学,怎么可能跑到湘南省这偏僻的山村里来当一名小学老师呢?除非是因为爱情,可是这里有爱情吗?好像没有吧。

        尽管刘娟心里对苏俊华产生了一种复杂又奇怪的情感,但这种情感能否叫做爱情她不知道,因为赚钱,承担家庭义务和责任比爱情来的更重要更紧迫。

        那吴佳怡不仅给苏俊华分担了村医务室的大部分工作,而且手脚十分麻利勤快,每天都准时做好饭菜叫苏俊华过去吃,这吴佳怡的厨艺是不咋的,但她有钻研精神,不断改进,虽然还达不到苏俊华的水准,但苏俊华吃现成的,还能挑什么毛病,只有多加赞扬肯定。

        “苏医生,你怎么吃这么少,多吃一点嘛,这个红烧肉是不是味道有点不对?是我酱油放多了,还是白糖放多了?”这吴佳怡特意给苏俊华做了一道红烧肉,她自己说怕长胖一块都不尝,却要苏俊华把它吃完,不要浪费。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