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片龙鳞(三)

第(2/2)页

如此,罚款的时候就格外令人心痛,这罚的不仅仅是银子,还有三位大人滴血的心!

        半个月后,秦枭率三千精兵于子时抵达京城,他将三千精兵驻扎于京郊深山中,未免打草惊蛇,他还乔装改扮只身入京,玲珑刚下早朝,胡秀禾就来禀报说秦将军到了,正在御书房等候。

        再细问,得知秦枭是夜里到的,但愣是在外头等了一夜,直到天亮才进宫。

        玲珑每个月有一日休沐,她对此表示非常不满,认为一个月只休息一天太不人道,可惜眼下她说改……还改不了。

        对于秦枭陆宥这样的历史名人,后世有许多面部还原的画像,不过等玲珑真正见到秦枭,才发现后世画像实在是过于抽象,连本人十分之一的风采都体现不出来。

        秦枭也是头一回见小女帝,先是恭顺地行礼,随后就见那坐在龙椅上的小不点跳了下来,小嘴儿张成圆形围绕自己转了两圈,他有些弄不懂小女帝的想法,直到她转完圈后停到自己身前,秦枭便听她说“哇……你好高啊!”

        玲珑估摸这人得有一米九还不止,身材魁梧,却又不是那种虎背熊腰的强壮,相反一身劲装穿在身上勾勒出的身体线条健康而狂野,腰细腿长的,脸还特别小。

        她伸出手比了比两人的高度,很不高兴地发现她还不到人家胸口,十一岁的小女帝,就比秦枭的肚子高一点点。

        真的只是一点点。

        宫人们大多不高,玲珑见过最高的人当属陆宥,估计有一米八几,但秦枭肉眼可见的比陆宥还高!

        常年陪在她身边的仁安太后是女子,身形娇小,一米六差不多,胡秀禾幼年入宫,吃了不少苦头,长得也不高,一米七顶了天,玲珑自己……她不愿意提,反正被秦枭这么一比,她简直像是小人国来的。

        秦枭想了想,说“陛下日后还会再长的。”

        “能长到你这么高吗?”

        秦枭……

        胡秀禾……

        那还是不要了吧。

        不过玲珑对身高的兴趣也就只维持了一会儿,秦枭也从与她的对话中感觉小女帝并非不讲道理的人,他跟她说的话她都很有耐心地听完了,也愿意听他的。秦枭心里悄悄松了口气,入宫前他都在想小女帝不知是什么性格,若是骄纵任性,他又该怎样去说服,没想到事情比他想象中的要轻松很多。

        藩王们是肯定不能留在京中过久的,但也不能就这样直接杀了,吴王已死,若是剩下三王尽皆折在京城,少不得有人在里头做文章,攻击已经驾崩的孝宗皇帝以自己之死骗藩王入京从而诛杀——孝宗皇帝的名声决不能染上污点!可若是这么快就将藩王们放回去,又与放虎归山无异,他们吃了这次亏,以后再行事定然是万分小心。

        因此眼下的问题就是三位藩王要如何放行,放行之前又要如何控制局面。

        有秦枭的三千精兵在,至少短时间内能保京城无虞,暂无后顾之忧,玲珑就能做点别的了。

        吴地乃是鱼米之乡,不仅景色秀丽宜人,更是盛产水稻小麦,十分肥沃,吴王也是四位藩王中最有钱的那个,眼下玲珑就在等秦政派的人到达吴地与新任吴王汇合,而后吴王便会亲自上书请求收藩,对新的吴王来说,收藩是能保命的好事,且他对女帝投诚,日后自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可齐王等人就不这么想了,他们在各自封地,那便是能一手遮天的土皇帝,谁乐意把封地交还然后住到京城王府来受人辖制?

        吴王在金銮殿上对女帝出言不敬,野心世人皆知,玲珑当堂斩杀,是为立威,也无人置喙,可这样的招数,使第一次是她果敢决断,使第二次第三次那便叫心狠手辣,不是明君所为。

        因此,玲珑要逼三王犯错。

        人心的是无止境的,孝宗皇帝在的时候,对四位兄弟十分仁厚,他们的日子过得也格外好,齐地光是铁矿便有十数座!这铁矿虽隶属朝廷,却都是齐王派人在开采!若说齐王没有别的心思玲珑可不信。

        而现在,三位藩王都被侄女压迫,好不容易熬到没有儿子的孝宗皇帝驾崩,结果皇位却传给了个黄毛丫头!天底下哪怕人人服气,与孝宗皇帝流着相同血脉的藩王们也不服气!

        孝宗皇帝继位,性情品行都是一等一的好,又是嫡长子,可玲珑凭什么?光她身为女子,便已经不配了!

        是孝宗皇帝独女又如何?难道宗室中还缺了能过继的不成?

        谁都没想到孝宗皇帝会将皇位传给公主!

        这可真是打了众藩王一个措手不及。

        翌日,秦枭便光明正大出现在金銮殿武官一列,他是正儿八经的正三品骠骑卫上将军,军功显赫,从战场打滚出来的血腥气与杀意直将身边的文官吓得站不稳。

        他是秦政之子,世人皆知秦政乃是良将,秦家军威名远扬,近些年蛮子看到城楼上的秦家军战旗便吓得仓皇而走,早就叫秦家军给打怕了,秦枭作为秦政长子,日后是要接秦政班子的,这样一个人,缘何突然出现在京城?为何事先无人得到消息?

        是陛下暗中传召而来?秦枭必不可能只身回来,那么他所率领的秦家军身在何处?京外有齐王等人驻扎的卫队,藩王卫队不得入京这是规矩,但每日都会有心腹前来互通消息,却不曾听说有军队来到。

        一时间,藩王们心中疑虑丛生。

        玲珑坐在龙椅上,状似不经意地开口“仔细算算,三位皇叔进京也有一个月了吧,不知封地上家眷心中如何惦念。”

        蜀王谨慎小心答道“为陛下分忧,乃是我等幸事。”

        胶东王言“然国有国法,藩王不得在京中逗留过久,这是祖宗传下来的规矩,陛下,臣等今日便想与陛下请辞,返回封地了。”

        他们实在是坐不住了!

        这次来带的卫队跟训练有素的秦家军如何能比!小女帝若是想让他们把性命交代在此处,那真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还是早些回封地另做打算!头先都忍了那么多年,难道就急于这一时么!

        玲珑笑道“二位皇叔说得不错,齐王皇叔呢,可也想念封地家眷了?”

        齐王斯文行礼“回陛下,正是。”

        三位藩王早就私下达成共识,要早些离开京城,免得小女帝不知天高地厚,这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们还真不敢跟小女帝硬刚,尤其是秦枭突然出现在朝中,这是否代表了秦政的意思?孝宗皇帝驾崩,秦家军也仍是帝王手中的利刃!

        若是如此,回到封地韬光养晦才是上策。

        “方才胶东王皇叔说……国有国法?”

        不知为何,胶东王心里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律法规定藩王不得在京中久留,甚至有些藩王自成年去往封地,至死都不曾再回来!齐蜀胶东虽好,又如何能好过繁华奢靡的京城?好过那金闪闪的龙椅,好过那一身龙袍?

        “先帝仁厚,不忍见诸位皇叔有骨肉分离之苦,可既然胶东王皇叔说国有国法,那么便请三位皇叔修书一封去往封地,请三位世子前来迎接皇叔们回去吧。”

        小女帝上下嘴皮子一碰,几乎要剜去三位藩王的心!

        跟厌烦嫡子的吴王不同,齐蜀胶东三王最是看重正统,对嫡子倾尽心血栽培教导,可玲珑话里的意思,俨然是要三位世子前来京城做质子与他们交换!

        这、这你还不能说她过分,因为确实是有这么个规矩,为了防止藩王作乱,京中要留质子,然孝宗皇帝温和,并没有这样做,快活了几十年,三王已经把这茬儿给忘得干干净净,被玲珑一提起才又重新想起来。

        方才说国有国法的胶东王恨不得给自己一个大嘴巴子,叫你多嘴!

        谁愿意把自己精心培养的儿子送到京城来做质子?

        一时间,大殿鸦雀无声,竟无人敢说话,藩王们沉默以对,似乎是在无声的反抗,玲珑却言笑晏晏不见丝毫忐忑,她敢说,这三人回到封地后必定会暗地练兵准备取而代之,她自然不能给机会,藩王质子古来有之,孝宗皇帝没有遵循,是孝宗皇帝心善,她又不是孝宗皇帝!

        这时候就需要有人出来捧场了,而且必须得在大殿无人说话好一会儿后,秦枭正要按照他们商量好的出列,文官列就有人抢先一步“臣以为陛下所言甚是,此事可行。”

        玲珑眼睛一抬,又是陆宥!

        他毫不掩饰自己就是站在小女帝这一边的,忠心耿耿谁也动摇不得,就是这副真诚的模样,取得了小女帝的信任。

        玲珑不介意给他个好脸色,笑得愈发灿烂起来。

        感谢请您牢记我de书城网    我deshucheng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