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哭灵

第(1/2)页

到了九月下旬,江南越发乱了,流民跟抢匪一样砸了不少铺子,闯入了不少百姓家,还把官衙给砸了。

        烧伤抢掠,无恶不作。

        流民越来越多,饿死的人也越来越多,渐渐的,流民开始往京城这边涌来。

        等皇上接到一封从江南过来的十万火急的奏报后,江南那边的情势已经控制不住了。

        而随之奏报一起来的,还有一份名单和一份列的清清楚楚的贪墨证据。

        皇上看完后,气的在金銮殿发飙。

        八月份初,钦天监就算出了今年江南有水灾,那时候,褚宣宇就提出早些让江南那边的官员知道这个实情,并让他们早早做出抗灾救民的准备。

        最后,这件事拿到朝堂上商议。

        百官们议论了一上午,最后皇上就下旨让江南布政使戴大人安抚灾民,整理灾情,还派了一名御史大臣去江南辅助戴大人,一起过去的,还有二十万两银子的赈灾款。

        同时,皇上还下旨江南四个大城调集所有粮库里的粮食,在百姓断粮时开仓施粥分粮,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快把所有灾民安抚住。

        四个省的粮库,上百万石粮食,足够分给江南百万灾民吃喝几个月的。

        虽不能顿顿吃大米饭,但喝粥喝到来年开春是一定可以的,等来年开春再从别的城调一批粮食过去,灾民的苦难也就过去了。

        皇上一切都计划的挺好,可耐不住遇到了一大批的贪官。

        首先,贪了粮食。

        分下来的粮食,灾民们吃喝十来天就没了,开始去要粮食,官衙说没了,灾民们就闹了起来。

        银子也被贪了。

        皇上吩咐买粮种的二十万两银子,被官员贪了一半还要多,粮种迟迟到不了百姓们的手上,导致下半年雨水停了后,地里却没能种下庄稼。

        百姓们饿的难受,就去外面讨饭,挖草根,吃野菜,可狼多肉少,没几日,外面的草都被吃光了。

        人没吃的了,就开始抢,偷,夺,总之,谁都不想饿死,都想要活下去。

        江南就彻底的乱了,等江南一带的官员意识到控制不住了时,已经晚了。

        皇上接到奏报和一大摞江南官员贪墨的证据后,气的把案桌上他最喜欢的一块砚台都摔在了地上。

        朝堂上,文武百官个个噤若寒蝉,鸦雀无声,谁也不敢开口,连呼吸声都下意识的放轻了。

        就连一向在朝堂上张扬惯了的陆国公,此刻也恨不得能缩进人堆里去,躲进龟壳里去。

        江南一带是陆家的天下,那一带的官员十之八九都是陆国公提拔过去的,现在有人弹劾那边的官员贪墨了朝廷拨给百姓们的粮食和银子,连证据和名单都一并呈献上来了。

        陆国公也气的不轻,脸色发黑,心里把那一群不分轻重缓急的官员恨的要死。

        做官嘛,哪有不贪的。

        俗话说,不贪的官不是好官,可你要贪也要看贪多少啊,不能雁过拔毛,不顾百姓们的死活吧?

        这一下出大事了,谁来扛?

        总不能他们贪了银子,贪了粮食,拉屎没擦干净皮股,还得让他来擦吧?

        他擦,他也得有那个银子去擦。

        几十万两银子,他陆家也不是拿不出,可即使拿得出来,这个银子他也不能拿。

        他要是拿出银子,那他立马就会被怀疑成这件贪墨事件的幕后主使人。

        这个黑锅,他不能背。

        这么大的罪名,陆家家族也背不起,搞不好,就会连整个家族都赔进去。

        为了一个江南,赔上整个家族,不值得。

        陆国公咬着牙,捏着拳,满心不甘,却又莫可奈何。

        他倒是想跟以前一样,有人弹劾他的人,他会先奏请皇上仔细查探案子,然后他会推荐一两个他这边的大臣去假意调查一番,再在暗地里动些手脚,然后光明正大的反咬一口那个上奏折弹劾的大臣。

        要是以往,他完全可以一手遮天,扭转乾坤,得以保住陆家在江南的势力,

        可是这一次不行。

        流民已经涌到了京城,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就算陆家权势滔天,怕是也掩盖不住这么天大的事。

        权衡利弊得失后,陆国公决定放弃江南这一块肥肉,保住陆家家族为主要。

        江南失去了,日后他再徐徐图之,江南还有回到他手里的机会,可陆家要是没了,就什么也没了,在皇宫内院的贵妃娘娘和两个皇子殿下也就全完了。

        陆家和贵妃娘娘,两个皇子殿下是福祸相依,就是为了贵妃娘娘和两个皇子殿下,他也不得不放弃江南。

        皇上发了一顿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