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老道的用处

第(1/2)页

曹操沉默了下来,片刻才说道:“仓舒欲说何话,但说无妨!”

        曹冲瞄了一眼曹操,先吐出一口浊气,这才缓缓说道:“孩儿所语,乃是关于南征事宜的!”

        说出这句话后,曹冲又觉得不妥,于是再加了这么一句。

        “孩儿自知年幼无知,不该议论父亲之国事,但,曹冲却是……”

        “罢了罢了,你但说无妨!”

        曹操对曹冲摆了摆手,似乎并没有因为曹冲的年幼就对曹冲有什么偏见。

        “都成家的人了,怎么还磨磨唧唧的?”曹操对着曹冲瞪了一眼,眉眼间却是有些指责的成分了!

        看到曹操是这种反应,曹冲当即就把自己的话说出来。

        “孩儿劝父亲多带些大夫,以及治疗瘟疫的药物。”

        瘟疫能治吗?

        这不是废话,当然可以了!

        长江中下游平原有什么役疾吗?回答是:有!

        血吸虫病便是所谓的瘟疫,到了二十一世纪,依然有易感人群,基本学生都要去打个疫苗才行。

        曹冲前世有幸去湖北读过书,对这个役疾再熟悉不过了!

        血吸虫极易感染人群,而且传播途径极多,曹冲在前世就一度害怕自己感染了血吸虫病。

        但血吸虫病虽然厉害,但也是可以治疗的,当然,曹冲要的不是治疗,因为以这个时代的医疗条件,治疗这个后世都依然烦恼的役疾,实在是太勉强了!

        曹冲要的,是预防,是得到曹操的重视!

        其实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横渡长江时,也有三四万人感染了血吸虫病;拿破仑军队在非洲的时候,士兵也曾染上这种病。不过这两支军队的疫情感染都没有改变历史,曹操却很倒霉,被血吸虫病夺走了统一天下的梦想。

        如果曹操的士兵没有遭遇这种瘟疫,中国就不可能有彼此杀得不可开交的三国时代,我们可能会少了许多谈资,可老百姓却会少吃许多苦。

        于情于理,曹冲觉得自己得为这个时代的人做些什么。

        “瘟疫?”瘟疫的力量曹操自然知道,实际上,这个时代,瘟疫极多,也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

        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在《七哀诗》中也记载:“……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是当时凄凉情景的真实写照。

        据史料记载,从汉桓帝刘志,至汉献帝刘协的七十余年中,记载有疫病流行17次。疫情连年,民不聊生,即使是士大夫们也未能幸免。如文学史上著名的“建安七子”中的徐干、陈琳、应玚、刘桢也一时俱逝。

        其惨状可见一斑。

        所以曹操一听到瘟疫二字,心都提了起来,这心提到了嗓子眼之后,曹操心里却有些奇怪了。

        仓舒你莫非能未卜先知不成,吾等还没出征了,你就知道将会有役疾出现?

        即是有疑问在心头,曹操马上就问了出来。

        “仓舒,此事你从何得之的?”

        曹冲心中一凛,但他敢说出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