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峰回路转

第(2/2)页

曹植占据如此大的优势,依然无法成功。

        因为从本质上,曹植不是一个政客,不是一个领导,他是文人,是朋友,但却是不能是帝王。

        若是曹魏真的让这样的人掌权,那么,诸葛亮的北伐说不定真的能成功了,而与东吴的几次战争,说不定便彻底失败了。

        历史有偶然,但是没有侥幸。

        曹冲冷眼旁观着这一幕。

        如果曹操在曹植说出刚才那句话之前是愤怒的话,在曹植说出那样的话之后,曹操却是变得冷静起来了。

        冷静不代表不愤怒,只是他已经失望了。

        对曹植失望了。

        一个人愿意骂你,愿意说你,并非是他喜欢骂你,喜欢说你。

        在很大的程度,他是为了你好,尽管这话不会好听。

        但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曹操愿意对曹植发火,是对曹植还抱有希望,他希望曹植能够不再做出这样的事情来,改邪归正,人不可能不犯错的,犯了错就要改。

        孔子说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记住这个教训,就行了。

        反正这件事情虽然恶劣,但好在没有酿成什么不好的事情来。

        但是,曹植在说出了之前的那句话之后,这性质就变了。

        这不该是孤的儿子应该有的担当。

        遇事便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这算什么男人?

        连男人都算不上,又怎么能承担孤身上的重任。

        曹操现在很失望,很失望。

        他深深的叹了一口气,眼睛里面全是落寞。

        “子建,你让孤失望了。”

        曹植看到曹操那种眼神,心中一颤,他隐约明白了什么。

        他想大喊,但是不知道自己能说些什么。

        “父王,儿臣.....”

        曹植想说些话做一些补救,但是曹操却是挥了挥手。

        “来人,将平原侯押入廷尉狱,并且收监了杨主簿。”

        收监杨主簿?

        曹植眼睛圆瞪,连忙说话了。

        “父王,这件事与德祖无关,这不是他的主意。”

        曹操冷冷的看着曹植,毫无生气的说道:“子建,你的心性,是想不出如此计策的,但是杨修却能,换句话说,这事即使不是杨德祖做的,但是他作为下臣,却不阻止你做出如此罔顾人伦之事,本身就是死罪。”

        主辱臣死,主不教,臣之过也。

        杨修作为曹植的第一号谋臣,曹植受罪,杨修自然也逃不过责任。

        这样的理论思绪新奇,但在这个时代,却不是什么接受不了的事情。

        贾长沙在太子坠马而死的时候不也是忧患而死?

        这事与他有关吗?

        没关!

        但是他还是说与自己有关,因为他是太子的老师,太子坠马而死,是因为自己没教好他的原因。

        而杨修同样如此。

        你作为平原侯谋臣,却不教一些光明正大的谋略,尽做这些苟且之事,你不死,谁死?

        曹植在鬼哭狼嚎的哭喊声中,被两个卫士拖了下去,看到这一幕,曹冲脸上露出笑容,曹丕同样如此。

        正当曹冲以为事情就这样完结的时候,在铜雀台中,却是出来了一个侍女,她在曹操耳边耳语了一会儿,曹操的表情便再次变幻了。

        而这次,曹操愤怒的目光是看向曹冲的。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