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节 老兵永远不死,只会逐渐凋零【四千字】

第(1/2)页

“锋芒毕露不是好事?”

        有工匠冷冷的呵斥道,虽然林栎的玉雕集团有几件创意不错的玉雕款式,但林栎还没到秦核舟那种无法撼动的高度,多的是工匠站出来抨击。

        “作品先做人,连做人都没学会,我怕是做不出什么顶尖的作品来。”

        “就这态度,可以知道作品也是半斤八两。”

        “连基本的德行都没有,别出来误导收藏者了。”

        谴责声此起彼伏。

        这群玉雕师也很有意思,在技艺上找不到抨击点,在创意上找不到抨击点,就开始抨击人品,冠以莫须有的罪行。

        说得一句比一句难听,简直是把林栎渲染成了十恶不赦的罪人。

        “七千年玉雕文化,断绝在这小子身上!”

        “如果不阻止这小子,玉雕非得沦为下三俗的谄媚艺术不可!”

        有玉雕师深恶痛绝。

        见状。

        中华玉雕协会会长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不管那一个行业,都有新贵与旧贵的碰撞。

        新贵要冲破重重阻碍。

        旧贵则不惜一切代价也要阻挠,一旦失败就会被无情淘汰。

        这是两者不可调和的矛盾,势必有一个走向衰落。

        因此。

        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一个个都卯足了劲指责对方。

        对于这种争论,看似是道德、作品、做人的纷争,其实归根结底,都是利益!

        不然谁有闲功夫浪费口舌?

        春秋战国时期,那些为了理想而辩论的诸子百家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会展中心内,真正为了艺术去奋斗、去争得面红耳赤的玉雕师,寥寥无几。

        否则整个玉雕圈,也不会只有数位名师了。

        有些充其量只是一位‘能工’。

        祖辈雕花鸟,爷爷雕花鸟,爸爸雕花鸟,轮到自己了,也雕花鸟。

        祖辈雕佛像,爷爷雕佛像,爸爸雕佛像,轮到自己了,也雕佛像。

        子承父业。

        一成不变。不变就罢了,审美也跟着停留在祖辈雕时代,拿着一本流传了上百年的图谱,当作资本。

        然后,混到几十岁有了资历,就开始倚老卖老的,以老气横秋的态度,去干预开创进取的年轻玉雕师。

        这就是‘能工’,也称老而不死的贼。

        不过。

        有些事情,知道却不能戳破。

        于是中华玉雕协会的会长选择一言不发。

        秦淮皱了皱眉。

        上一次就有玉雕师刁难他徒弟,被他挡下了。

        这一次还来?

        袁隆平老爷子让你们吃饱了没事干就是来颠倒黑白的吗?

        秦淮摇了摇头,已经是不耐烦,故而缓缓起身,闲庭信步的走上台前。

        目光逡巡一周。

        争论声……如潮水一般,缓缓退去。

        秦淮缓缓一笑:“诸位,很抱歉,我和知更鸟还有个约会,先失陪了。”

        说罢,径直往会展中心外走去。

        走了两步,便在门口停顿了下来,回头望着陆小玉、林栎、江然,轻轻松松,语气平静:“你们也一起走罢,回家和老爷子喝杯茶,插一朵花,读一页书,练习练习玉雕技艺……”

        就这样。

        秦淮和他的知更鸟约会去了。

        只留下满室的错愕与面面相觑。

        和知更鸟约会?

        现在是冬季啊,你从哪里约会知更鸟?

        就是找个借口想离开!

        恐怕我跟知更鸟有个约会=我不想听你们bb了。

        众玉雕工匠无语凝噎,哑然失言,还真是一个清新脱俗温文尔雅有格调的借口啊。

        秦淮离开了。

        回到家中。

        倒不是逃避这些乱象。

        而是商美人有更好的方法,逼迫这些玉雕师改变,甚至说,他们不改变就会淘汰,就会让位给更优秀,更有冲劲,更有想法的玉雕师。

        故而秦淮完全没有将这些顽固派的玉雕师放在心上,更懒得多做说明。

        ……

        这些天。

        秦淮在撰写保护战争纪念碑的提议书,没日没夜,笔耕不辍。

        想法有很多,提案通过的速度非常快,毕竟现在对于烈士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但是。

        因为秦淮列举的保护措施太多了。

        一直没能完全通过。

        秦淮提议建造一座战争时期幸存老兵的口述博物馆。

        将老兵对于战争的亲口讲述,一五一十的录制下来,存放在博物馆中,以千千万万个老兵的真实口述,还原那一段沾满血泪的历史。

        用历史最真实的一面,让后人铭诸肺腑。

        但是。

        办不到。

        秦淮锁紧眉头,坐在书桌前,月光照在身上,拂了一身还满。

        桌上写的东西非常厚。

        这也是他的作品,就像朱老先生保护运河,秦淮也在做同样的事情。

        运河不会消失。

        老兵却会凋零!

        秦淮要做的事情,更为紧迫。

        因为亲历战争的老兵已经越来越少。

        2008年走了2个老兵。

        2009年走了17个。

        2010年走了81个。

        2011年走了87个。

        2012年走了271个。

        2013年走了378个。

        在我们中华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领土上,

        仅有几千名还健在的抗战老兵。

        最年轻的84岁。

        最老已经超过98岁。

        不久的将来,他们都将离去,秦淮需要与时间竞赛。

        如果老兵全部凋零了。

        那么。

        今后。

        将再也没有老兵,来为一个民族来细细讲述这一段屈辱的历史。

        “我决定自己掏钱,来做这一件事情。”

        秦淮面色凝肃,征询商雅的意见。

        “想做就去做!”

        商雅莞尔一笑,她只会全力的支持秦淮。

        “好!”

        秦淮下定了决心。

        第二天,就开始想尽办法寻找消失在人海中的老兵。

        【我在xx烈士陵园看到了很多牺牲的战士,他们的生命定格在二十岁上下,到目前为止,还有一百三十位烈士家属没有出现在扫墓队伍中,我想他们可能遇到了困难,希望能有网友告诉我,在你们那里,还留存着多少老兵,都有谁,并且告诉我具体地址。我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一百三十位烈士,找到亲人。】

        【老兵永远不死,可他们正在凋零,请帮帮忙,让我们能够知道老兵的所在……】

        商雅透过平台,连发两条动态,配上麦克阿瑟将军那句话:老兵永远不死,只会渐渐凋零,用这种方式向所有粉丝,发起了求助。

        毕竟有三千万粉丝啊。

        如果能利用起来,绝对是一股极其庞大的力量!

        看到动态,粉丝们先是一愣,没想到秦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