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家教

第(1/2)页

各家各户的木栅栏上,一般都种着藤蔓植物。

        有丝瓜、葫芦、葡萄等等。

        还有些讲究点的,有点情调的家庭,会在院子里种点花花草草。

        孙媛家显然就是这种讲究的人家。

        一进院子,右手边的空地上种着一片月季。

        这是北方小城很流行的一种花,好侍弄,天暖和时月月开花。

        眼下,他们家的月季花只剩下修剪后的枝丫,用稻草盖着。

        就像若干年后的大棚蔬菜。

        这RB房也是南北向的,面南背北。

        它的格局构造并不奢华。

        一楼一进门是个玄关。

        有挂衣服的柜子,鞋子就放在门口。

        地板离地有20公分,走在上面“咚咚”响。

        这种感觉让白客感觉很舒适。

        七十年代以前的地板都是这样的。

        在很多有逼格的老楼里都能看到。

        地板离地很高,甚至可以在地板下藏东西。

        不过,这种地板的龙骨是怎样的构造,白客一直不知道。

        但这个时期没有水泥钉子,也没有冲击钻。

        龙骨却相当结实,只要地板本身不坏不朽,用上三四十年都不成问题。

        到了90年代以后,各家各户都开始铺地板了。

        此时的地板也是有龙骨的,都是用水泥钉子或者冲击钻把三四公分厚的小木方钉在水泥地面上,再往上铺地板。

        离地自然也就三四公分而已。

        那种“咚咚”的感觉少多了。

        又过了十几年后,北方地区铺地板的时候已经不用龙骨了。

        直接把地面找平,然后铺上防潮膜,再把地板硬挤上去。

        此时,踩在地板上那种“咚咚”的感觉完全消失了。

        眼下,白客脱了鞋,踩在地板上,尽情享受着这种“咚咚”。

        日国房子设计很精巧,也很保暖。

        虽然没有大炕,也是自己烧的那种土暖气。

        但屋子里比白客他们家暖和多了。

        在走廊里跨出两小步,右手边是一间半隔断的客厅,左手边是一个房门。

        这个房门里是一间卧室。

        走廊走到尽头的话,正对着一个门,门外就是厨房。

        厨房则直通后院。

        走廊尽头的左手边也有个门,里面是卫生间。

        估计以前,这些门都是推拉门。

        后来才改成向里外打开的门。

        眼下的这种门在这样的环境里,感觉并不是很协调。

        除了一楼的这间卧室,二楼还有两间卧室、一间书房和一个卫生间。

        所有这些房间都是紧凑型的。

        最大的这间客厅,要是超过五六个人的话,就显得逼仄了。

        白客觉得这样不错,够用就好。

        不像后世那种暴发户式的大客厅。

        空间大到能装十几二十个人,可绝大多数时候都只有一两个人在活动。

        走到客厅门口时,白客却有些迟疑了。

        他看到了那个拨动他心弦,又让他魂牵梦萦的东西——留声机。

        孙媛在他身后推了一把,“好狗不挡道!”

        白客这才踉跄着进去,在红木沙发上坐下。

        孙媛熟练地从书架上拿起唱片,刚要往留声机上放,白客立刻大喊:“别!那个不好!”

        “哼!你还懂哪个不好?”

        “怎么不懂,那是卡朋特的。”

        “怎么不好?”

        “靡靡之音。”

        “哼,又没要你听。”

        “听点贝多芬的多好?”

        孙媛没理他,直接把唱片放上去了。

        放完了回头问:“你还知道贝多芬啊?”

        “我怎么就不能知道?”

        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