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大水冲了龙王庙

第(1/2)页

“说时迟那时快,我伸手夺下一支蜡烛钻了进去……”

        白策正口若悬河跟三个儿子描述着。

        秦咏梅走过来。

        “行了,行了,别吹了,赶紧过来帮我渍酸菜。”

        白策连忙到厨房去了。

        白策讲的这个海城大饭店物抖的事儿,基本是真的。

        白客很多年以后,还在杂志上看过相关介绍。

        都没有老爸描述的详实。

        那是大约68年发生的事。

        当时,一伙叫做“工总师”的团伙在海城大饭店里开会。

        另一伙叫做“葛联派”团伙,打算干掉他们的头目。

        工总师全名叫什么无所谓,反正他们就是一伙工人。

        葛联派则是一伙大学生。

        这伙大学生估计看过很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电影。

        因此,极具想象力。

        他们选拔出几个男女,假扮成一支乐队,把武器藏在乐器里,成功混进了大楼。

        干掉工总师的头目后,他们逃到顶楼防守。

        工总师的人久攻不下,就放了一把大火,想把他们逼下来。

        没想到,葛联派早有备案。

        他们的后援开着用汽车和钢板改造的土坦克,来到楼的另一侧。

        工总师的人还没明白怎么回事时,男女杀手们,便顺着水漏子下来了,跳到土坦克上悄然无声地撤离了。

        工总师暴怒之际,部队派人来维持了。

        工总师正有气没处发,就跟维持的人硬钢起来,他们只好逃走。

        可回去清点人数一看,少了人。

        白策自告奋勇,带了五名高大健壮的去大饭店要人。

        工总师的人数很多,全都是穿着皮夹克的壮汉。

        左推右搡的,几个人怎么也进不去。

        最后,身材瘦小的白策抽空钻了进去。

        只是混乱中手电筒被人夺走了,他就又从别人手里抢来一只蜡烛点燃了。

        此时,大火已经被消防队扑灭,大楼里断电,到处都是乌漆墨黑的。

        白策举着蜡烛爬了几层楼梯,在楼道拐弯处发现一个倒毙的人。

        那人面朝下,脑盖被掀掉了,消防水枪射出的水顺着楼梯滴答下来,敲打在他裸露的脑浆子上,一漾一漾的。

        事后,白策把这人的外貌特征描述给知情人,得知该人就是工总师的头目罗秉尧。

        白策一直走到最高一层,只见桌子上正放着一盆西红柿鸡蛋汤,还有一小盆白米饭,都还冒着热气呢。

        于是,就像武松在鸳鸯楼大杀四方后有些疲累了,白策便站在桌子前大吃起来。

        吃着吃着,突然听到一阵轻微的响动。

        白策循着声音,发现在一间被铁丝捆起来的厕所,试探着问了问,结果正是那个失踪的人。

        这段经历,白客他们兄弟几个百听不厌,没事就鼓捣老爸讲述一遍。

        吃饭的时候,秦咏梅还在抱怨那个时代。

        “那些年遗落到民间不少枪支……”

        白策顿时紧张了:“这种事儿,你可别掺和,你还是新人呢,枪都不会用。”

        “谁说我不会用枪?就你会?”

        “再说,你别忘了,你可是四个孩子的妈妈。”

        秦咏梅本来还想说说外调的事儿,听白策这么一说,根本就不敢再提了。

        再说,这次外调是到邻近的镇,当天去当天回,提不提就无所谓了。

        白客暗地里却被白客更紧张。

        因为老妈当警察这事儿不是上一世发生的,白客根本无法预料接下来将发生什么事情。

        第二天,白客目送老妈早早出门了。

        秦咏梅来到县公安局,与大老黑碰头后,两人一起坐上吉普车赶往旗杆底镇。

        1975年8月,旗杆底镇发生了一起案子。

        两名毛纺厂的保卫人员,携带一大包工人的工资,路过一个叫石盘路的地方时,遭遇了打劫。

        两人当场送命,钱也被抢走。

        “经过大半年的探访,我们总算找到一个现场目击证人,是一个家庭成份不太好的中年妇女。”

        大老黑介绍说。

        大老黑姓朱,因为人长得黑,又心狠手黑,老百姓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大老黑。

        在砸烂公检法这些年里,县公安局都是靠大老黑一个人硬撑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