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成年

第(1/2)页

从1986年开始,国营企业也陆续开始实行合同制了。

        上一世的时候,白宗和白宾都先后在1986年、1987年被强行改成了合同工。

        当时,包括秦咏梅和白策在内,很多老百姓就觉得仿佛天塌下来一般。

        这种内心的虚无到80年代末膨胀到极点。

        很多人都只知道80年代末人们去散步。

        其实真正的散步是从86年开始的。

        因为从86年开始,人们内心的虚无才渐渐弥漫开来了。

        “可以面向周边乡镇招聘青工。”

        白客向刘清涛建议说。

        “不过,那就得准备员工宿舍了。”

        “没事,正好可以向有关方面申请地皮。”

        眼下,高中毕业生貌似不愁找工作。

        可已经到尾声了。

        在大城市里,高中生已经成了待业青年的主力军了。

        甚至连职高生、技校生都不如。

        小县城里也是到了86年中期,没有关系、没有门路的家庭,根本就找不到工作。

        连挑挑拣拣的机会都没有。

        白客能帮助解决就业。

        有关方面当然高兴了,批块儿地皮算啥。

        地皮是眼下最不值钱的玩意儿。

        1986年对白客个人来说也是关键的一年。

        这一年他是成年人了。

        也到了从幕后走入台前的时候了。

        在从幕后走出来之前,还得想办法消除安全隐患。

        最大的安全隐患有两个。

        一个是衬衫厂,也就是眼下的东风制衣有限公司。

        它原先是一家街道企业。

        眼下属于有限责任公司。

        虽然白客名义上是大股东。

        可这有限责任公司不同于股份公司。

        责权利没那么清晰。

        要是街道方面耍一耍无赖。

        白客这些年的忙活就等于给别人做嫁衣了。

        如果眼下不解决这个麻烦,将来付出的代价可能会更大。

        因为眼下人们还没有股权、股东这类意识。

        等两三年后,他们就开始一知半解了。

        而且互相攀比地漫天要价。

        开学没几天,白客就赶紧让老阚联络街道的负责人。

        准备把东风制衣有限公司变成无纺布厂的分公司。

        三天后,老阚就把街道的正副主任叫来了。

        白客、老阚、景厂长、财务老徐跟正副主任一起商议合并的事儿。

        其实正副主任他们早就巴望无纺布厂把东风制衣吃下去了。

        在他们看来,股份制就相当于私人企业,他们想拿好处就更加容易了。

        当然,这只是他们以及当下人的错觉。

        实际上,股份制企业比国有企业管理严格多了。

        不过,作为玩政治的人。

        他们需要更多堂而皇之的理由。

        起码对上面有个交待。

        财务老徐拿出账本,向他们汇报制衣厂的发展情况。

        老徐和景主任自然也希望股份制。

        作为元老他们也可以分到不错的股份。

        所以,老徐的汇报中心思想就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如果能跟无纺布厂合并,就可以大大降低成本。

        吧啦吧啦一大堆。

        “嗯,嗯。”正副主任一起点头。

        “不过,这不等于制衣厂以后就不归我们街道管了吗?”

        “怎么不归啊?你们仍然可以管理制衣厂啊,作为街道的代表,你们也是重要的股东嘛。”白客连忙表态。

        “这个,是不是不太好啊。”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