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复燕云之策(第一更)

第(2/2)页

马没能抓到宗翰。”

“是臣安排的人驻守真定,未能抓住贼酋,陛下责罚臣。”

其实岳飞知道赵官家对宗翰的态度,高俅已经把话说清楚了,但是岳飞此时还是要认错。

这就是一个合格的下属,这才是高情商。

赵宁不禁感慨,他每每听到有人吹嘘高情商就是会吹嘘拍马、迎合做人的时候,尴尬得恨不得一巴掌呼过去,把对方的嘴巴抽飞。

“岳飞在任何场合,说话都是小心谨慎,明知道朕派高俅传达了意图,还主动认错。”赵宁倒是直言不讳。

“这件事确实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赵宁又说道,“但朕不是那种随意找人背锅的无道昏君。”

他这话的潜在意思是,就算朕要找人背锅,也不会找你岳飞背锅。

“况且,放宗翰回去,于大局的确有利。”

“陛下圣明。”

“岳飞,如果朕要北伐收复燕云,让你来做北伐的元帅,你需要多少年的准备?”

这个问题就非常考验主帅本身的水平了。

岳飞想了想,说道:“至少需要五年。”

别说五年,十年赵宁也等得起。

做大事,最忌讳的就是一个字:急。

赵宁说道:“你打算如何收复?”

“燕云不同于河北三镇,燕云汉人与我们并无联系,所以收复燕云只有一个字。”

赵宁问道:“什么字?”

“打!”

赵宁笑了起来。

好嘛,深得朕意!

岳飞继续说道:“一切不服的,全部打服,打服了,其他人就会彻底服,然后再施以王化。”

其实收复燕云是一件极其重要且困难的事。

汉人这个说法,从大汉灭亡以后,一直有存在。

唐人自称唐人的同时也自称汉人,宋人自称宋人的同时也自称汉人。

然而,燕云之地的汉人和河北三镇,包括太原的汉人是不一样的。

燕云十六州是五代石敬瑭为了自己个人的利益,卖给契丹人。

直到宋初,燕云地区的汉人,都还非常希望回归中原王朝,

赵光义雍熙北伐之时,燕云之地不少汉人都响应大宋的号召,并且纷纷为大宋提供实际的支持。

甚至有的汉人大世家公开支持大宋,并且联合多人一起。

那个时候,在位十七年的赵匡胤,内政上,陆续解决南方各地,且颁布恢复民力、稳定内部的各项新政,结束五代动荡。

军事上,赵匡胤给他的这位弟弟留下了当时全世界最强的军队。

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全在赵光义手里。

当时的大宋朝,是一个全新的帝国,一个比大唐开国底子还要厚十倍的强国。

时代给了赵光义机会,让他登上历史的舞台。

可惜,他不是李世民,他把事情办得一塌糊涂。

当燕云之地的汉人听闻这位赵官家北伐失败,仓皇南逃之时,屁股还被射了一箭,无不对他失望透顶。

此后的燕云汉人,也都希望大宋能再次北伐。

然而接连的失败之后,大宋全面转向内守战略。

此去已经一百多年,燕云先后换了好几代人。

那里的汉人,已经开始自称辽人,这意味着他们与大宋已经没有关系。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