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1章 高昌回鹘的使者(第一更)

第(2/2)页

有功的嫡系,朕都不会亏待他们,全部去东京享受富贵,下面的士兵补发半年俸禄,按照大宋的俸禄发放,具体的事务,你就不必操心了,朕会安排人去处理。”

“陛下,若臣不回去亲自处理这些事,恐怕他们会不服,万一生变……”

“你是担心朕的二十万大军打不过你的数万人马?还是认为安北府的铁蹄不能立刻西进到黑山威福军司去夺下北边要塞?”

“这……”

“朕已经给了一个所有人都受益的处理方式,如果有人非要走到那一步,朕不介意用人头堆成一座山!”

“臣一切都听从陛下的安排!”

从大殿内离开后,李良辅才发现自己背后全部被冷汗浸湿了。

赵宁是肯定不会再放李良辅回去的,万一李良辅回去之后,把兵马全部带走,宋军想要再次北上,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然而,此次伐夏,将士们已经疲惫,不能再长途跋涉远征了,需要休整。

能和平交接是最好的事,如果不能,就以最精锐的部队,用最短的时间,击溃西夏人的残余部队。

绝不能让他们逃到漠北去。

接下来这件事,交给刘锜去处理。

刘锜则让刘锐带了一支三千规模的骑兵,还有随行的一众军政文官,他们负责对那些西夏兵做队伍的整编,对那些人的俸禄做统计。

为了确保万一发生变故,能撤回来,所以基本上都配置了战马。

这种充满了戒心的交接,是任何一个投降者都不可避免的。

处理得好,皆大欢喜,处理不好,就只能人头滚滚。

按照三千骑兵的规模,肯定无法战胜对方,但能纠缠,报信,能黏住对方,掌握对方的行踪,为后续大军提供敌军的路线和位置,做到快速高效地打击。

当然,发给这些投降的士兵的俸禄,可以从兴州贵族那里搜刮。

第二天,刘锐就行动起来,带着李良辅的心腹李璟,一路快速抵达右厢朝顺军司。

一场牵涉数万人规模的军队交接开始了。

这几天,兴州派出去的斥候们,规模暴涨,源源不断地来回送最新的情报,时时刻刻暗中盯着右厢朝顺军司。

十二月初五,赵宁和众人商议接下来西北的安置情况。

孙傅说道:“陛下,兴州之地,富饶且远离中原,南面又有横山,东面又有大漠,极易产生割据,必须以中原之兵镇守。”

范致虚说道:“中原之兵,谁愿意在此旧居呢?”

孙傅说道:“那边拖家带口而来,朝廷重金赏赐。”

“你以为国库的钱是取之不尽的?”

“那范帅以为该如何?”

“从陕西和中原移民到兴州,是最好不过了。”张浚接过话来,“党项贵族们是不可能继续待在兴州,朝廷必须从中原,最好是从京畿调派大量官员过来稳住局面,拓边需要武将,但现在需要的是文臣。”

赵宁点了点头,其实如何处理,并不难。

便在此时,外面传来声音:“陛下,外面有人自称是高昌回鹘的使者,要陛见。”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