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2章 腹黑皇帝和奸臣的博弈(第一更)

第(1/2)页

赵构的例子告诉我们,一旦你加入江湖,想要抽身而退,很难很难。

即使临时下船了,也会有人告诉你,你如果不想办法上船,等这任船长死了,你也就完了。

而赵宁的例子又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本没有万全之法来解决一切矛盾。

当年开辟辽东战场,承担了大战略的东移,在东部战场掣肘金国,为河北、河东、安北府,赢得了战略空间。

而河北、安北府防线的建成,又为灭夏赢得了时间和空间。

如此来看,开辟辽东战场是一步不得不走的棋。

辽东孤悬海外已久,却说之前也罢了,辽东毕竟要靠朝廷输入后勤,也依靠朝廷发放俸禄。

在这之前,要反是很难的,毕竟造反的风险都太大。

但是,别忘了高丽已经是大宋的领地,高丽有充足的粮食。

如果辽东军要造反,可以偷偷从高丽运输粮食在辽东储存起来。

至于俸禄,如果宋金贸易在勃海兴盛起来,大量的金钱在勃海流通,辽东军中会不会有人私下做买卖囤积货币呢?

如果粮食和俸禄都解决了,造反的基础条件就满足了。

当然,只是基础条件满足而已。

赵宁对辽东军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做。

例如辽东军的中层和基础军官的任命,都是出自军政院,是进入军事学院学习过的,并且每一个人在自己的官职上待三年就要接受考核,做调防了。

假设韩世忠真的要在今年八月谋反,他必须面临一个问题,可能今年七月,有一批从别处调过去的中层和基层军官,轮调到了他的军中,他是无法使这批人跟随他一起造反的。

这样,内部就会出现执行层面的脱节。

总之,造反难度不低。

但并不是说,这样就完全规避了造反。

造反成功,那就是割据一方,自立为王,正常男人连美色都抵挡不了,怎么可能抵挡得了权力的诱惑呢?

想到这里,赵宁不禁感慨了一句:“福祸相依。”

他又说道:“我时常在想,一个好的政策,能解决过去的问题,但是一旦时间稍微长一点,它必然催生出新的问题,但我们不能因为出现新的问题,而彻底否则这个政策,这就是辩证法的魅力所在。”

“大多数人并不能看清楚事物的本质规律,例如辽东若是真的出了问题,他们便会将辽东战略全盘否认,正是这种模糊不清的认知,催生了内部的意见分歧,而这种意见分歧,并不会随之消解。”

“官员们不是都读过官家的《辩证法》了吗?”钱槿姝问道。

“你知道背书和学习的区别吗?背书就是能把书中的句子背下来,仅此而已,如果换一个案例,用背下来的句子去解读,便是一头雾水,读书和实践,是两回事,纸上得来终觉浅。”

“听起来似乎有些无药可救了?”钱槿姝苦笑地说道。

“不不,并非无药可救,人们往往执着于眼前具体的问题该如何解决,这固然是好的,也是必要的,但别忘了,问题从来不会消失,因为矛盾从来不会消失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