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3章 被问到的朱熹(第二更)

第(2/2)页

一下,然后摸了摸头笑了。

他连忙说道:“显然不是,我这是深受陛下圣恩垂怜,才万事看得开。”

赵淳看着朱熹,后者说道:“人各有不同。”

赵淳又说道:“莫尚书也是体胖心宽,范相公同样如此,总该可以说天下人都体胖心宽了吧?”

大殿内都议论起来,五皇子这是什么话?

找几个体胖心宽的人来,就说天下所有人体胖心宽,这不是荒谬吗!

只要不瞎,就知道一边的孙傅,枯瘦如柴!

如此幼稚的言论,连高俅都看不下去了,准备出来给赵淳打圆场。

五皇子天资过人,就是年龄尚幼云云。

可朱熹还是很严肃地说道:“也不能,不能因为一个人,或者几个人体胖心宽,就说天下人都体胖心宽。”

赵淳点了点头,随后说道:“如此说来,我们不能依据我们看到的,听到的,就轻易论断,世间本来如此,是吗?”

朱熹似乎明白赵淳想说什么了,他说道:“是的。”

赵淳说道:“既然眼前所见不足以论断世间万物,那阁下的气论,如何而来?”

既然亲眼所见的,都不能去衡量这个世间,凭什么你凭空想象的气,就能论断?

大道至简。

朱熹说的太复杂,反而不是真正的道。

但是站在这个时代,朱熹的言论,却也已经非常深刻,毕竟他有时代的局限性。

至于为什么朱熹被后人骂?

朱熹:我就发表了我的学术,根据先贤的理念,阐述了我对世间的理解,谁知道被我都没见过的明朝定为天下读书人的圣学,这不能怪我啊!至于你们说的伪君子,我那些行为,你们真的就完全相信吗?

至少赵宁这种玩政治的,觉得明清禁锢思想是朱熹的锅,是真的在冤枉他。

不说他的学问好坏,作为一名学者,根据先贤的理念来理解世间,发表自己的学术言论,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就像早上吃了饭,中午吃了饭,晚上还要吃饭一样正常。

而朱熹的学说,站在穿越者的角度,自然是问题一大堆,站在宋人的角度,与商业不符,却不代表这个时代的人不认可他的学说。

这个时代的大多数读书人,读的都是儒家。

朱熹的学说是儒家集大成者。

只是南宋那些政治家,除了是读书人,还是政客,政客是需要帮朝廷赚钱的。

朱熹站在大殿上,看着眼前这个少年,又看了看龙椅上的赵官家,他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问题。

他觉得赵淳问问题的方式,很特别。

乍一听起来,问的问题很寻常,就是寻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但是转念的问题,又能问到了一个需要思考的境地。

气论从何来?

这个问题如果单独问出来,当然是回答:道之下为气,道不可说,气有无形与有形,气就客观存在。

不然为什么人都是人呢?

不然为什么石头都是石头呢?

不然为什么狗子都是狗子呢?

总有一种普遍的东西,来组成了万物,才会出现人都是人吧?

但赵淳的问题一下子把朱熹拉到了另一个思考的轨道上:气论的来源!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