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农民军的宿敌

第(1/2)页

李自成的确背了黑锅。

        洪承畴与西乡县的县令陈同都是万历四十四年的进士,两人还是儿女亲家。洪承畴的儿子洪士钛娶了陈县令的嫡女为妻。

        崇祯二年底,新婚夫妻回娘家省亲。倒霉催的,碰到朱顺明报仇附带交投名状,稀里糊涂送了小命。

        李自成对外宣称是自己打下的西乡县城,杀了狗县令,解救广大百姓。所以这个黑锅让他来背,也不算冤。

        洪承畴出身贫寒诗书之家,传统、保守而务实。他本来就对流寇的所作所为不满,如今有了杀子之仇,更是对流寇恨之入骨,决心要除之而后快。

        三边总督杨鹤主持陕西平乱,眼高手低,身边没人。洪承畴主动请缨,前往剿匪,未必没有私心。

        杨鹤主导的平乱,以抚为主,以剿为辅,想用真心真意打动流寇。

        对杨鹤的战略洪承畴嗤之以鼻。真心真意能当饭吃?朝廷不能给流寇饭吃,就只能杀光他们。杀尽造反之人,天下就太平了。

        洪承畴很务实。他不会跟杨鹤去争辩战略,而是主动到一线战场去同流寇战斗。

        大棒在手,大权在握,杀不杀人,还不是洪承畴自己说了算?

        ………………

        半夜子时,闯营突然大开营门,火光四起,几百骑兵蜂拥而出,朝官兵营帐扑去。

        马尾巴上绑着流油的破布,冒着浓烟和大火。马匹疯狂嘶叫、狂奔猛冲。

        “敌袭,敌袭……”

        官兵营地乱成一团。

        夜袭是柄双刃剑。洪承畴没想到流寇居然敢夜袭,一时大意,竟被弄得手忙脚乱。

        来自大同的边军骑兵很快聚拢,操着武器紧张防御,但也不敢四处乱窜。谁知道会不会被紧张的同僚当成夜袭的敌人砍死。

        夜晚宿营最怕营啸。

        步兵就差远了。步兵都是洪承畴从各卫所调集的军户。用来守城、打打顺风仗、对付流民还行,一遇到硬茬子,或者是宿营大忌的营啸,就一个个惊慌失措,不得要领。

        更有甚者,被杯弓蛇影逼急的兵丁挥着家伙朝身边的同僚乱砍。链式反应下,步兵营地顿时乱了套,没头没脑一顿乱战,死伤无数。

        待到天明,营地平静下来,清点损失,官兵伤亡四五百。比与流寇对战时的伤亡还要大。

        更气人的是,流寇压根就没有袭营,而是玩了一手火马阵。两三百匹马,换来官兵四五百人的伤亡和士气大跌,确实是一笔划得来的买卖。

        李自成的战术和对战机的把握能力还是挺强的。

        他看出了官兵骄傲自大,不把义军放在眼里,防备肯定空虚。

        他打定主意进山,带着马匹也是累赘。一出火马阵,既打乱了官兵的部署,又趁着混乱,带着嫡系人马消失在夜色中。

        洪承畴铁青着脸,吓得曹变蛟和杜文斐战战兢兢不敢出大气。

        站在空无一人的闯军大营中,洪承畴恨不得破口大骂,杀了杜文斐的心都有。

        “追,追到天边也要把流寇杀光。”洪承畴好不容易让自己平静,从牙齿缝里蹦出带着杀气的话语。

        曹变蛟和杜文斐对视一眼,不敢接话。

        进山追敌,骑兵失去了机动性,战斗力丧失七八成。

        杜文斐的卫所兵伤亡不小,正是士气低落时期,哪敢进山?进山的流寇都是流寇中的悍匪,随时可能杀回马枪。卫所兵不一定是他们的对手。

        “大人,”曹变蛟小心道:“流寇弃马而逃,人数定然不多。然流寇仍有营地在旁,想必滞留有大批伤兵及家眷,以及断后人马,不如……”

        洪承畴平静下来,也知道现在进山追敌是个昏招,微微点头道:“流寇据寨顽抗,实为凶顽,当除恶务尽,彻底肃清。”

        ………………

        九队营地确实滞留了大量人马。

        除了九队自己的两百多人员,又增加了四五百人,男女老幼病残都有。

        朱顺明阴沉着脸,他没想到李自成居然如此没得担当。

        田见秀脸色苍白,看着默不作声的朱顺明。老营只有伤兵、妇女儿童,几乎没有战斗力,全是累赘。能够战斗的只有朱顺明的九队。

        但九队的兵丁都是新兵,没有经历过战斗,而且训练的时间很短。更重要的,田见秀觉得朱顺明的训练方式不靠谱。成天站队、跑步,能打仗吗?

        但是,几百妇孺的命运,是战是降,都取决于朱顺明的决定。

        当然,现在田见秀还不知道洪承畴已经在韩城大开杀戒。当初攻城的流寇、流民只要落入官军手中,不管是被俘还是主动投降,一律就地处决。

        朱顺明知道洪承畴的狠辣。后世与曾剃头并列的洪屠夫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