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水贼奇遇上

第(1/2)页

胡传彪是一名水贼,而且是一伙水贼的扛把子。

        说起胡传彪当水贼的年头,其实也不算太长,有十年了。其实胡传彪的祖上并非水贼,而是水贼的天敌——官兵。

        大明朝的军制是实行的军户制度,从朱元璋当皇上的那天起,当兵的人,就被划为了军户。也就是说,只要你当了兵,那么你的子孙后代,也必须当兵。至少,也要有一个儿孙接替你当兵。

        其实不光是军户,大明朝的很多职业,都是以户籍划分的。你从事什么职业,那么你的后代也必须从事这一职业。这就是所谓的子承父业。

        老朱同志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出身,年轻时颠沛流离,过了不少苦日子,也没捞着读多少书。因此,他的很多理念,都充满了小农意识。即使当了皇帝,他治国的理念也受到了小农意识的局限。

        比如民不离乡的户籍管理制度,比如子孙必须继承父业的职业管理制度。都是老朱同志创立的。在明太祖老朱同志看来,将老百姓约束在一个地方,并且让他们的子孙都从事祖上所从事的职业,这样既方便管理,又有利于社会稳定。

        胡传彪就是因为朱元璋送订立的军户制度,才当兵的。胡传彪祖祖辈辈都是当兵的,到了他这一代,因为他爹就只有他一个儿子,所以他没得选,也只能当兵了。

        本来,胡传彪当兵当的很舒心。因为他武艺不错,在军营里很受上官器重,当了两年兵,就被升为了小旗官。可是,就在他刚升任小旗官的第一个月,他那退休在家的老爹就暴病身亡了。

        老爹死了,就得办丧事。办丧事就需要花钱,可胡传彪却穷得很。其实不光是胡传彪,大明朝的底层军人都穷。朝廷规定的军饷本来就低,又被层层克扣,当兵的除了能混口饭吃,实在领不到几个钱。

        本来,既然没钱,那么简单的办个丧事就行了。可胡传彪却是个大孝子,尤其是他又刚当上了小旗官,觉得自己也是有头有脸的人了,要是父亲的丧事办的太寒酸了,他实在过意不去。

        没钱办丧事,胡传彪就动了歪心思。刚好,军营里连发三个月的军饷,胡传彪便把本小旗的军饷全部克扣下,带着钱回家,给他爹办了场风光的丧事。

        克扣军饷的事情,在明中期的军营里,已经司空见惯了。本来胡传彪这么做,也不会有事,可是胡传彪运气不好,偏偏赶上了当时的皇帝、也就是朱厚照的老爹下决心整顿军队。胡传彪所在的军营里,很多大官小官被朝廷派的人查了。

        别的被查官员,兴许使点钱就混过去了,可胡传彪因为不在军营,他根本就不知道这回事。也正因为他不在军营,他的前任们犯下的事,也有意往他身上推。于是,胡传彪就倒霉了。

        军营里派了人,赶往胡传彪家中拿办他。也幸亏胡传彪在军营里也交过几个铁哥们儿,其中有一个铁哥们儿,连夜偷跑出军营,到胡传彪家里给他报了信。

        胡传彪得知自己克扣军饷的事情暴露了,心虚之下,连夜带着老母逃跑了。第二天,他把老母安顿在了一个亲戚家,便只身踏上了逃亡之路。

        人倒了霉,喝凉水都塞牙。胡传彪逃跑不久,坐船过长江时就遇上了一伙水贼。

        那些水贼那叫一个心狠手辣,一船五六人,全部被水贼杀害了。唯独胡传彪因为身有武艺,接连打翻了几个水贼,便无人敢近其身了。

        水贼的老大也不知道脑子里哪根筋搭错了,居然看中了胡传彪的武艺。当时就询问胡传彪的姓名和职业。

        因为面对的是水贼而非官兵,胡传彪又想逃的性命,便说自己是被朝廷通缉的要犯。

        于是,水贼老大顺理成章的招揽胡传彪入伙。胡传彪只稍作考虑就答应了。

        打那时起,胡传彪就摇身一变,成了很有前途的一名水贼了。

        胡传彪的确很有前途。入伙后不久,他就被水贼老大招赘为婿,成了那伙水贼的二当家。

        又过了几年,胡传彪的老丈人也死了,他便接替老丈人的位子,成了那伙水贼的大当家。

        胡传彪虽然是水贼,但他做贼很有自己的底限。比如说,他成为那伙水贼的老大后,就立下了规矩,穷苦人家不劫,只劫有钱人。不到万不得已,只劫财不伤人性命。

        再加上胡传彪对待手下讲义气,他在水贼界的名声,也越来越响。

        胡传彪也很有能力。这些年,大明朝的治安一年比一年好,横行长江的一些水贼团伙,陆续被官兵剿灭。可胡传彪带领的这伙水贼,却屡屡在官兵的征剿中逃脱。而且,也正因为官兵的征剿,让一些被剿的其他水贼团伙中的漏网之鱼无处可归之下,投奔了胡传彪。这样一来,他的实力反而更强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