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智擒造假贼中

第(1/2)页

秋香一听李捕头要求她同到公亭,顿时犹豫不决了。她下意识的望向唐伯虎。

        正好,唐伯虎也正望向秋香,一见秋香犹豫,唐伯虎立刻站起来,说道:“这位捕头,在下与这位姑娘乃是同伴,请允许我跟随这位姑娘一起去公亭。”

        李捕头看了看唐伯虎,又望向秋香。秋香朝李捕头点了点头,李捕头便对唐伯虎说道:“那你就一同随我们去公亭吧。”

        唐伯虎连忙对朱宸濠告罪一声,随即走向柜台。

        李捕头带着那个被称为“老四”的人,以及他的两个表哥、秋香、唐伯虎离开了同福客栈,往公亭而去。

        所谓公亭,乃是乡镇一级的公事自治机构。明朝的行政机构,朝廷设的衙门只到县级,乡镇往下,便由民间推举的乡绅名望之人协助朝廷治理。这公亭也只是民间的叫法,并非朝廷设立的衙门。

        公亭这个叫法,来源于申明亭。因为乡镇以下属于民间自治,每个乡镇,或者是比较大的村子,都会设立一座申明亭,亭前立有公示牌,用以张贴官府的告示。这申明亭,也是民间处理纠纷的地方,相当于后世的乡镇法庭和派出所的联合办公场所。

        久而久之,这申明亭便被民间称呼为公亭了。不过,公亭也并一定全是亭子,有些比较大的乡镇,因为公事较多,便筹措钱款,将公亭盖成了房子。棋匣镇的公亭就是如此。

        因为棋匣镇近段时间市面上经常出现假银子,棋匣镇所隶属的县衙,便派了三个差役,常驻棋匣镇公亭,以便随时处理假银引起的纠纷,同时也便于查访假银的来源。李捕头便是这三个差役的领头之人。

        不过,李捕头并非真正的捕头,他只是一名老捕快,棋匣镇的人出于对他的敬畏,才称呼他为捕头。

        镇公亭离同福客栈并不远,没走多久便到了。

        这镇公亭乃是一个不大的院落,只有一排房子。

        走入正堂,但见迎门最里面,正中摆了一张公案,公案下首,两侧雁翅排开两排座椅,公堂正中有很大的空间。这陈设,显然是模仿了县衙公堂。

        公案后面,端坐着一名身穿官袍的官员。这位官员三十来岁的样子,一脸的威严。

        公案下首左侧,坐了一名很富态的老者。

        李捕头将众人带进公堂,便对那名官员和那位老者拱了拱手,说道:“吴典史、陈老,人我已经带回来了。”

        说完,他就走到公案面前,将那枚假银交给了吴典史。

        吴典史看了看假银,随即放到公案上,眯着眼朝堂下问道:“是谁用这枚假银子了?”

        老四连忙上前一步跪倒,一脸紧张道:“是草民用的假银子。”

        “你是何人?家住何处?是做什么的?你的假银子又从何而来?”吴典史继续问。

        老四答道:“草民名叫江阿牛,家住棋匣镇古槐村,是贩茶叶的。那假银子,是昨日一个购买我茶叶的茶商付给我的。”

        “那个茶商,你可熟悉?”

        “草民不熟悉,我是第一次跟他打交道。”

        吴典史想了想,又道:“口说无凭,你可有有人为你作证啊?”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