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划彩船

第(1/2)页

正月十五是元宵,很多地方的习俗是吃汤圆,但桃花村却不止。

        除了汤圆外,他们这里还流行吃一种米磨成面做的食物。

        做法与包子似乎类似,不过用料却是粘米,而且形状是正圆的。

        将粘米磨成粉后,在锅里炒熟,然后加水揉成陀。之后再捏出一小个来,揉成半凹的碗形,加上馅后,再搓成圆形。

        正是因为搓得溜圆,所以才叫“团子”。

        年代久远的以前,男人们要在外面找事做赚钱,基本上都是等元宵节过了就准备出门。

        女人们就会做这些“团子”出来,给男人们装在行李里面,在路上当干粮吃。

        一来是因为这个可以充饥,二来也是寄托了让男人早日回家的“团圆”之意。

        因为“团子”这个名字,象征着团圆,反正元宵节是肯定少不了这个的。

        不过,以往条件不好,包的馅大概也就是些萝卜、胡萝卜、酸盐菜、青菜之类的。现在条件好了,自然可以多包一些好吃的进去。

        比如肉丝炒粉条,那种用红薯做成的粉条,炒了肉之后包进去。

        再或者香干炒肉丝、或者卤猪皮进去。

        哪怕是普通的酸盐菜,也要用肉炒了才包进去。

        现在,程赫正在把炒好的米粉加入水揉着。这个不用发酵,但是稠度也很关键。

        程心心有样学样,也在他旁边拿着一小坨自己揉着。

        她有时候搓搓粉团,有时候摸摸脸,于是,粉嫩的小脸上片片白色的面糊,整个一个大花脸,却浑然不觉。

        小丫头一边揉,一边嘴里念念有词:“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程赫看去——小丫头把她手里的面坨子捏成了一只小白兔!

        程赫笑着说道:“宝贝,我们这里的团子都是吃圆的,你怎么捏成一只小白兔?”

        “嗯,爸爸,这是我发明的,白兔团子,可好吃了。”

        呃……发明这个词,用得好。

        但是明明是没有吃过的东西,她都敢说好吃。真是信心十足啊!

        程赫笑道:“那行,那一会儿爸爸就帮你把兔子团子蒸了,看看好不好吃。”

        “好。”

        正忙活间,听到外面一阵唢呐喇叭吹吹打打的声音,很热闹。

        程心心一听,心都飞了,兴奋地问道:“爸爸,外面在干什么?”

        程赫揉着自己的粉团子,说道:“踩高跷的吧?还是划彩船的?”

        他也不是很确定,已经好几年没在家过元宵节了。

        以前是有过这种热闹的景象,不过他也好多年没看见了,甚至还以为村里人早就把这些都取消了。

        但是在大元宵这天,外面的吹吹打打,不是这些还能有什么?

        以前程赫小的时候还见过这些。

        划彩船也叫划旱船,或者采莲船等等。很多地方都有这种,叫法不一样。

        就与一些地方流行舞狮庆祝节日一样,划彩船也是一种地方性的节日娱乐。

        所谓的彩船,就是一个用竹子和红布扎成一个类似于船一样的东西,但这个船是没有底的,一个女人站进去,两脚着地,手拿着船两边,然后做出划船的动作,船就随着人的动作翩翩扭动,仿佛在水里划动一般。

        船的四周装饰得很漂亮,还有一个像轿子一样的顶,上面扎着大红花,很是喜气。

        彩船四周还要站几个帮船,相当于配舞一样,跟着唱和跳。一般这些也都是女子。

        另外,还有两个“丑角”,一个拿着破扇子的和尚,一个拿着旱烟袋的媒婆,专门逗人笑的。

        这些,差不多就构成了“划彩船”的队伍。

        讲究的话,就像今天这次一样,还有唢呐喇叭奏乐。

        这些人由站在彩船里的人为主唱,帮船的人为辅,跟着附和一下。和尚和媒婆负责出丑搞笑,逗人一乐。

        嗯,很多年没有看到的旧玩意了,没有想到今天还有人弄这个。今年的元宵节,是真的很热闹了。

        其实这样的活动,查一查书籍资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