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折柳相传百兵王

第(1/2)页

  武帝命曹俊亲自押去江北军营。一则此行须秘密前去,派别人不放心,二则是教他伺机窥探谢安有无异志。

  曹俊带了数名亲随到了北岸,见了谢安,忙上前行礼,满面堆笑道:“下官奉旨运来物资,请司徒大人验明。”说着将这些硫磺硝石交给谢安。他一介五品佥事,有机会巴结位列三公的司徒大人,那是极难得的。

  谢安满意地点点头,道:“曹大人幸苦了。”曹俊忙谄媚道:“为司徒效劳,是下官的荣幸。”谢安一挥手,教他下去。

  杨厚德见了这些硫磺硝石,暗暗掐指一算,朝谢安道:“今夜时机已熟,该行动了。”谢安凝重地看着他,“好,成败在此一举!”

  是夜,月明星稀,北风习习。谢安命余得鹿率领一万骑兵,人人携带硫磺硝石,趁夜色掩护,快速绕过秦军侧翼,烧毁其粮草大营。余得鹿领命而去。谢安亲自率领主力,静候佳音。

  余得鹿率军迂回前进,至夜三更,奔至秦军后方,距离粮草大营不足五里路程。此时秦军一部早已向西行去,准备从上游偷偷渡江奇袭建康,因此剩下看守粮草大营的守军并不多。

  余得鹿命全军点起火把,一声令下,率众冲出。顷刻间奔到秦军营前,当先一人急忙要关营门,被余得鹿一枪刺死,随后直入营内,后续大军跟着涌入,纷纷将所带硫磺硝石扔向粮草堆上,再将火把一掷,大营顿时燃起大火。此时一阵风来,大火烧得更旺了,正是火借风势,风助火威,片刻间把偌大一个粮草军营烧得火山一般,哪里还救得下?

  后方粮草被烧,秦军军心大乱。谢安远远望见秦军后方火起,知道余得鹿已经得手,立即率领全部主力大举掩杀过去,秦军纷纷后退,阵脚大乱。待得余得鹿率领骑兵从侧翼再一冲击,秦军彻底形成溃败之势,一路向北逃窜,沿途丢盔弃甲,死伤无数,所谓兵败如山倒,诚如是也。

  此战晋军以少胜多,一举扭转数十年来北强南弱的战略态势。而秦国从此分崩离析,秦主苻坚被乱军所杀,麾下猛将纷纷自立:慕容垂占据山东建立燕国,姚冲占据关中建立西秦国,拓跋超占据山西建立魏国,李雄占据蜀地建立蜀国。北方再次陷入列国争霸、军阀混战的分裂状态。

  谢安大胜回朝,声望如日中天。武帝以他赫赫之功,拜为太子太傅,加封郡王,开府设司,兼授扬州刺史。随后举国同庆,大赦天下。谢安自此权势愈盛,与骠骑将军桓温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双方各领一派,隐隐有党争之势。

  时光如梭,白云苍狗。

  姑苏知音阁,马纯良在金残的教授下苦练基本功已有一年。这一年里,天下大势急剧变化,而他也在不断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不断的打熬气力,磨炼意志。

  这一日,金残道:“你的基本功已经练的差不多了,从今天起,我教你内功心法。你须记住,这门内功有六层境界,第一层是武者境,练成者可以守护一村平安;第二层是武夫境,练成者可以开宗立派;第三层是武将境,练成者可以保卫一国平安;第四层是武帅境,练成者可以驰骋沙场,开疆拓土;第五层是武尊境,练成者可以横行天下,战无不胜;第六层是武圣境,练成者......至今尚无一人。如果日后你能练成武圣境,切记四个字:仁者无敌。”

  马纯良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将师伯所说的话牢牢记在心里。然后按照师伯所授的内功心法,用心苦练。

  又一日,金残道:“你的内功心法已经入门了,日后自己要勤加练习。今日可以教你真正的功夫了。”二人来至湖畔柳林,金残取出一杆铁枪,道:“我今天教你一套枪法,叫做伏羲十三枪。是从伏羲六十四卦中演化而来,共有十三招,每一招有六十四种变化。我演示一遍,你站在一旁,用心观察。”马纯良站去一边,瞪大双眼仔细观看。

  金残右手负背,左手握着铁枪,手腕一抖,振起地上一层落叶,只听枪尖嗡嗡作响。

  他忽抬左臂,举枪直刺,“第一枪,问路!”霎时林中群鸟惊飞!

  接着回身一转枪杆砸下,“第二枪,遁地!”地上落叶纷纷扬扬!

  纵身一跃枪尖下挑,“第三枪,雷火!”顺势卷起一阵疾风!

  双手持枪左钩右划,“第四枪,宿敌!”林中树叶沙沙而落!

  双腿盘膝如龙绕柱,挺枪刺向一棵腰粗柳树,“第五枪,穿心!”话音未落,枪头洞穿柳树!

  抽出枪头回身反扫,“第六枪,上善!”身后另棵柳树应声而断!

  纵上半截树干朝旁边树身一划,“第七枪,补天!”那树拦腰折断,重重倒下!

  马纯良眼疾手快,忙向旁边一闪,那半截树干擦身而落。

  再看金残又一个急转身,凌空绾个枪花朝一块巨石直砸下去,“第八枪,点金!”巨石瞬间四分五裂,几成粉末!

  横拖枪杆向后急退,枪走龙蛇绞向柳枝,“第九枪,对决!”枝叶尽落,只剩光秃主干!

  斜刺几招转身背打,树身一摇,掉下一个鸟窝,枪尾稳稳托住,“第十枪,和合!”放下鸟窝抽枪反挑,正中一片坠落的柳叶!“第十一枪,擒王!”

  枪绕腰间舞起势来,力贯双臂猛刺出去,铁枪连续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