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芰荷香1

第(2/2)页

何尝不知?

        不信证物,不信证词。

        正如孙师母所言,这是他的一件“皇帝的新衣”。

        旁人看来是个笑话。可唯有自己明白,这件“新衣”虽摸不见看不着,却似一方盾,护住伤痕满满的心。

        忽一震风过,几丝莲香拂过鼻尖。

        转头看去,陈酿原是临水而行。

        初夏时节,莲花已露出苞来。莲叶层层相掩,绿浪一片。

        犹记那年夏夜,郓王、朱凤英,还有他与七娘,亦是于莲塘之中,撑篙而过,直往藕花深处去。

        那时月色朦胧,清箫相伴,四人同吟南戏《琵琶记》,曲声顺水而传。

        再没比那更美的夏夜了。

        陈酿恍然看向湖面莲叶,莲叶何田田。

        不察觉间,他竟轻哼起了《琵琶记》。

        隐隐约约地,却又渐渐不闻。

        歌不成歌,调不成调。琵琶弦断,故人尽散。

        呵!

        又吟哦甚么来?

        “回临安吧!”陈酿忽道,“待到临安时,想已芰荷满池了吧?”

        小卒猛地愣住,待反应过来,心中只将这片莲叶当作恩人感激。

        他本是临安人士,只道陈酿爱莲,一路上,又不停地同陈酿讲临安赏莲的盛况!

        陈酿也认真听着。

        只是……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再好的莲,都比不上那夜了!

        再好的人,也都尽不如她了……

        陈酿裹上自己的“新衣”,朝临安去。

        或许,她顺流而下,如今已在临安呢?

        ………………………………………………

        北地金国境内,一派休养生息之状。

        完颜宗弼与九王爷里应外合,勉强突围。现下想来,也只道千钧一发,令人毛骨悚然。

        九王妃行在庭院,随手折一枝石榴花,在手中转着赏玩。

        这方庭院,与旁的金国贵府大不相同。

        不论布局、妆点,皆带有浓重的宋风。

        不远处一座小亭,亭旁植一株大槐花。花树亭亭如盖,拥着亭檐。

        九王妃在亭前顿住脚步,若有所思地笑了笑。

        她轻叹道:

        “小木参天,红尘染蕊惟须白;长根入地,碧岫出云未必彤。”

        身后侍女似没听清,只一口金文,道:

        “王妃在念甚?”

        九王妃半回过头,垂下眸子:

        “宋人的一副联子。”

        侍女一笑,打趣道:

        “比九王爷才情如何?”

        九王妃含嗔道:

        “多嘴!”

        侍女咧嘴道:

        “只怕咱们王爷要吃醋了!”

        九王妃摇摇头,又望向不远处的小院。垂花门精致小巧,门边立着两个秀气的丫头。

        她招招手,丫头遂恭敬行来。

        “屋中之人,可醒了么?”九王妃道。

        丫头应声:

        “虽未醒,却喃喃念些梦话。大夫才走,说醒来也就这几日了,还嘱咐了许久。”

        九王妃点点头,又问:

        “她说些什么?”

        丫头摇头:

        “听不大懂,似乎是‘拈咯咯……拈咯咯……’”

        丫头尽力学着昏睡女子的语气。

        九王妃敛住神色。丫头虽学不大像,可她明白,那是宋文。

        她更明白,那句“拈咯咯”是什么意思。

        **********分割线**********

        新的一卷~~

        【沐清反常脑洞·细思极恐第一期】

        我们从小读到大的《皇帝的新衣》,皇帝真的不知道自己没穿衣服么?

        1、故意试探,打击无能官员与旧势力。

        2、小孩是起义领袖的象征,最后皇帝的妥协,说明他成了一个傀儡。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