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阮郎归5

第(2/2)页

有个好前程!你做出这丧声歪气的模样作甚?便要得个说话的人,你爷爷日日在你跟前,也不见你多说什么?”

        小童撇撇嘴,一时讪讪。

        绍玉笑了笑,只摆手道:

        “老先生莫怪他。这孩子心眼实,人也激灵。我瞧着,倒是与浊世之人大不相同的。将来若读书识字,必会有一番出息!”

        说罢,他又转头向小童问道:

        “前些日子教你的书,可都念熟了么?”

        问起这个,小童倒颇是得意。许是祖孙二人渡过不少文人,他身上便沾了些墨水气,背起书来倒是快得很!

        只听他得意道:

        “早烂熟呢!不信,小郎君考一考来?”

        绍玉一时来了兴致,遂将四书、《庄子》、《史记》中事,随意考来。谁知,这小童竟一处未错!

        这些年,绍玉不过偶尔带他认字念书,若非下了苦功,便是天赋异禀了!

        绍玉颇有些惊奇,只道:

        “我若有你这般资质,想来,我父亲也不至每每训斥于我。”

        小童被他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只挠头笑笑,又低下头去。

        老艄公心中虽惊喜,却又不大好外露,未免让人觉得老来轻狂。

        他半笑半斥道:

        “他日日跟着我打鱼渡人,哪有什么天资?还不是王小郎君不嫌弃,容得他近朱者赤!”

        绍玉亦笑笑,直道不敢。

        小童却当爷爷看不上自己,心中有些懊恼与失落。

        他抿了抿唇,又向绍玉道:

        “王小郎君,你带我念书,我自是千恩万谢。只是,如今国破之际,是否习武更好些?这些日子,我渡了许多还乡之人,皆自汴京而来。从前我还与你说,想要去汴京看一看,现下却是不能够了!”

        小童自是童言无忌,想到何处,便说到何处。可于绍玉而言,却是听者有心,难免伤感。

        老艄公瞪了小童一眼,向绍玉赔笑道:

        “这孩子口无遮拦的,小郎君莫同他计较!”

        绍玉摇摇头:

        “虽是伤怀之事,哪里就不许人提了?从前我一味回避,今日听他这番赤子言语,倒有些愧为汴京旧人。”

        他顿了顿,又向小童道:

        “你既有此志向,倒也是极好。文治武功,皆是兴国安邦之道。”

        绍玉自来便是个富贵闲人的性子,今日说出这番话,又端得官家之后的正经架子,到底有些难得。

        或许,是小童言语所激,一时心中涌起热血。或许,本就压在心里,只是从前无法言说。

        老艄公遂向小童道:

        “金蛮子凶残,毁我河山。你若真有心习武,或搏个功名,爷爷自不相阻。只怕是一时兴起,却也难说!”

        小童方道:

        “何事又不是一时兴起?爷爷,我杨四儿与有名的杨家将还是一个姓呢!我若上得战场,也必不给祖宗丢人!”

        此话既出,绍玉与老艄公皆是一惊。寻常不查,这孩子心中竟有这等抱负!

        想来,少年人自有热血,多是如此。

        小童又向绍玉道:

        “王小郎君,你是个读书人,日后到了应天府必有作为。我那‘杨四儿’是个诨名,你既要走,不如赏我个名吧!也不枉你费心教我一场!日后人家时时唤我,也能教我记得小郎君!”

        绍玉看向艄公,只道:

        “自来皆是长辈取名,老先生意下如何?这似乎不大好?”

        ********分割线********

        我才不会告诉你们杨四儿的身份~你们猜啊~嗷嗷嗷~~~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