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莫少寒的管理模式

第(1/2)页

听到大家的议论,陈漫云笑眯眯的说道:“大家不要急!

        咱们这里可是,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人啊!

        你们看,这周大哥不就是一个,现成的会做织布机的能工巧匠吗?”

        一听陈漫云一样提醒,岳秋平那心情一下子就舒爽起来。

        站起来大声说道:“哎呀……对对对!这周老弟可不就是,在天魁镇上有名的木匠吗?

        有他在!相信这织布机,是难不倒他的!哈哈……

        这一下好了!这一下好了啊!织布机的问题一解决,可就解决了大问题啊!哈哈……”

        众人听到岳秋平这样说,都跟着复合道:“是啊!是啊……”

        岳秋平和众人,都觉得这样以后就不用愁没衣服穿了。高兴的相互诉说着心里的激动。

        也憧憬着未来那,有吃有穿的好日子。

        这时就听见,几个妇人在一起嘀咕着,曾经在干活时发生过的糗事。

        只听沈青梅,轻声说道:“这下好了!你们看,我们身上的衣服,都已经经不起折腾了。

        那天在地里,就是在小漫云同我们一起去弄花生的那块地里。

        那天,我跟着他们几个男人一起去种麦子时,我一脚就踢出来一个花生。

        高兴得忙弯腰下去捡,谁知道腰刚弯了一半,就听见‘嗞’的一声,背上的衣服给撕出来一个大口子。

        当时我尴尬得不得了!瞬间就不知道,自己究竟该继续趴下去,捡那个害人的花生呢?

        还是马上放下手里的木棒锤?回驻地来?……”

        沈青梅说完,众人都看着她憋着笑,沈青梅自己都忍不住掩嘴笑起来!

        李翠萍听了,也爽朗的说道:“哈哈……现在,再也不用担心,什么时候干活,干着干着裤子就破了,露出嫩白的光屁股来了,哈哈……”

        “哈哈……”

        众人听了李翠萍的话,再也忍不住了,都放声哈哈大笑起来。

        陈漫云听了,却是怎么也笑不出来。

        心里想着:这群人跟着自己不离不弃的。而大家眼下,都穿得破破烂烂的,形同乞丐。

        可是,从麻织成布需要一个过程,做衣服倒是快!

        那这段时间,大家总不能光着身子干活吧?

        她们这里可是,有男有女的,这还真是愁人的事儿啊!

        不过这些事情,只能等会和紫玲商量一下,看看她有没有别的办法?

        暂时让大家在众人面前,都保留住这最后的一点自己的尊严。

        于是,她清理一下嗓子,提醒那些聊的正欢的妇人们小声点。

        后又继续对周桂生说道:“周大哥,你今天下午就带一批人,去把那些已经干了大树,弄回来剥皮待用。

        从明天开始,你就找几得力的人,尽快做些织布机出来,我们等着用!”

        周桂生听了陈漫云的话,也知道眼下所有人都等着衣服穿。

        于是,忙点头应道:“好!请师傅放心,我吃完饭马上就去!

        不过,我现在没有干活的家什,做普通的织布机都成问题,就更不要说做那织丝绸的……”

        陈漫云一开始,并没有想到他来这里时,没有带那些干活用的家什。

        不过,那倒是不要紧,目前自己空间里锯子。只要能把整树劈开就行。

        等会儿再问问紫玲,空间里能不能找得到木匠用的那些家什。

        要是没有的话,自己就只能去其他地方买或找了。

        于是,她对周桂生说:“没事儿,那就先把要用的木材弄好,关于家什的事儿,我来想办法吧!”

        周桂生听了陈漫云的话,起身恭敬的答道:“是!”

        只见,那周桂生说完就往外走去。

        陈漫云看着周桂生走出去的背影。她对这个,二十多岁皮肤黝黑,五官端正的青年。

        心里非常满意,他就是个行动派。做事说做就做,毫不拖泥带水。

        饭吃过!大家都又开始自己的工作。

        陈漫云和梁梓墨不在的时候,岳秋平让莫少寒和紫玲,安排人们的分工。

        这里一共有三百三十多个男劳动力。

        女人和孩子们,加起来也是近三百人。

        其中,男子六十岁以上的有十二个。

        五十岁以上的有四十三个;四十岁以上的有一百零七个;三十岁以上的有一百二十四个。

        十四到二十九岁之间的,就四十四个。

        莫少寒把他们分成了几个组,六十岁以上的男子。

        每人每天,带着一个女人或者孩子,去驻地附近捡柴火。包这几百口人每天的煮饭烧水够用。

        五十岁以上的男子,三人一组每组带着一个半大孩子,去扯草拔土开荒。

        四十岁的男子比较多,但是,在这除了陈漫云带来的一些用具,几乎什么都没有。

        由于,这四十岁的男人里,有几个是在天魁镇上开陶罐铺子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