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地狱的七宗罪

第(1/2)页



        但丁作为13世纪最具神话特色的诗人,他因主张自由而反对教皇,被教会流放。但是他却成为了封建中世纪向现代资本主义过渡的开端。

        维吉尔是古罗马诗人(公元前70-19年),被公认为“罗马最伟大的一位诗人”,他的三部主要作品中,前两部都是田园牧歌式的诗歌集,《牧歌集》(Eclogues)和《农事诗》(Georgics),第三部是屋大维打败所有敌人而成为罗马第一位“奥古都斯”的历史巨变发生后,维吉尔下定决心编写一部巨著,讴歌罗马帝国历史的叙事性长篇诗歌:史诗《埃涅阿斯记》(Aeneid)。这是罗马诞生的另外一个版本:特洛伊战争中,希腊人打败了特洛伊人,特洛伊王子埃涅阿斯(Aeneid)逃出来,历经艰辛四处漂泊,最后来到罗马定居,他带领的一批幸存的特洛伊人成为后来的罗马人的祖先。这个版本与“母狼养大的两个孩子创建罗马”同样著名。但丁和他时隔1300年,但但丁却视他为老师。

        威廉·阿道夫·布格罗,唯美主义画派大师,所描绘的内容,以寓言、神话、爱情为主,喜欢以宁静,幸福理想化来表现。

        这幅画却一改布格罗作画常规,以狂烈,鲜明的色彩,来表现地狱的七宗罪——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贪食及色欲。在画面最中心的位置,是2名互相厮打的罪人,其中一人抓住另一人的侧腹,并撕咬他的喉咙,这说的是暴怒。紧接着他们后面,是一名无力摊躺在地上的人,他漠视眼前发生的一切,这说的是懒惰。而更远处,的人群,分别描绘了傲慢、妒忌、贪婪、贪食和色欲。

        布格罗这幅《但丁与维吉尔在地狱中》,一改以往柔美的人体,将肌肉画得相当详细,动作刻画得相当夸张,要数布格罗生涯中最有张力的画面之一。地狱中的罪人,表情痛苦狰狞,为他们生前犯下的罪孽赎罪,而但丁和维吉尔在一旁默默地看着,维吉尔一只手挡在但丁身前,意为不要去干涉他们。布格罗将心中的七宗罪用这种方式排列了顺序,最忌讳暴怒,然后是懒惰,这也正符合布格罗的性格。以平静的心态对待生活,以勤奋的心态对待艺术。所以在他的大部分作品中,主题往往都是轻松自然,宁静而欢快的。如果说布格罗的一生是一幅画的话,那么《但丁与维吉尔在地狱中》这幅画就是布格罗人生之画的最重要的对比色,它既是布格罗也是反布格罗。

        地狱的七宗罪——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贪食及色欲。因此说地狱就藏在你的心中,是否打开地狱之门?主动权握在你自己的手里!是否放纵魔鬼出来拉你进地狱?主动权也握在你自己的手里!以平静的心态对待生活,以勤奋的心态对待事业......

        接下来张枫看到了颓废的罗马人,做于1847年

        作者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