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骑兵

第(1/2)页

嗖!

        犀利的破空声!一支利箭呼啸而至,打破泥泞道路上爬行的鲁信军沉闷。

        几个呼吸后,密密麻麻的箭雨,将鲁信军彻底覆盖。

        本来就道路艰难的临沮山道,根本腾挪躲避不开,黄泥小道转眼就变成腥红修罗场。

        山坡顶上,猛然立起东吴军队的大旗,其中的将旗,是一面“潘”字。

        东吴十二虎臣之一,大将潘璋。

        潘璋将手中【百斤重弓·逐日】交给手下。手下士兵吃力的抱住大弓。

        逐日弓,用本白犀牛角为主材,辅之以铁杉木,弓弦用虎和马的筋脉鞣制。

        当年‘小霸王’孙策纵横江东时候,四处搜集良材,打造此弓箭。可惜,弓箭打造成,孙策却死于刺客。

        孙策死后,此弓由孙权继承,讨伐江夏黄祖的战斗中,潘璋立下大功,孙策就将此弓赏赐给潘璋。

        犀角和铁杉木,都是制造良弓的顶级材料。但是,很少有工匠在一张弓上用同时用这两种材料。

        因为,太重了。

        整张弓制成后,重达220斤。简直是专门为霸王打造的神兵。

        江东八郡,豪勇力壮者诸多。可是,除了孙策之外,却无人能驾驭此弓。

        即使是作战勇猛持久著称的潘璋,也只能每次作战射上一箭。

        在赤壁之战中,潘璋每次临阵,都能够用此弓射杀曹军将领,因此获得‘大将杀手’的称号,一时名动江东。

        所以,吕蒙这次让周围‘大将杀手’率领500士兵,在临沮山伏兵蜀汉大将,‘武圣’关羽。

        临行时候,远在夷陵的陆逊,派出300横江射手前来支援。

        传令兵带来陆逊传话:“某于夷陵大营,夜观星象,东南战局恐有变化。将军无比小心。”

        横江射手,在赤壁之战中可谓名动天下。

        这只部队的前身,是孙家的一支私密。

        孙策平定江南的时候,意识到江南地区水道纵横,河流星罗棋布,江上对战更是弓兵的最大舞台。

        自古江东多善射之人。这些横江射手,都是从民间招募的百步穿杨,箭无虚发之神箭手。由东吴大都督周瑜亲自在江上日夜操练。

        赤壁之战前,吴侯孙权亲自给这只部队赐名:横江射手,取自“纵横江面而无敌手”之意。

        如今横江射手,一部分有孙权亲自统领,一部分在陆逊操练的水师之中,前往夷陵阻击蜀军援兵。

        对于这珍贵的横江射手,陆逊当做宝贝,只有在夺取荆州的战斗中昙花一现,射杀镇守将领的蜀国将军周仓军全部,使得东吴大军短时间内拿下重镇江陵。

        如今陆逊主动派来横江射手支援,这引起了吕蒙的慎重。于是,吕蒙又将自己的亲兵200人给潘增。

        这支千人的队伍,马不停蹄,星夜到达临沮山顶,驻扎布防。

        没想到,第二天,就遭遇了鲁信军。

        潘璋虽然没有摸清鲁信军是属于曹魏还是蜀国,但是肯定不是东吴军队编制。

        于是让军队收起旗帜,埋伏起来。等到鲁信军在泥泞山间,爬到半山腰,300横江射手一顿狂射。。

        边上护卫吃力的扛着逐日弓,放到背辎重的马匹背上。

        “可惜了,刚刚那一箭。只是干掉了一个小卒。”潘璋看着战场上的场景,感叹刚刚那一箭。

        “果然不出陆逊所料,蜀军真的有援兵。”潘璋的副将,面部干瘦细长,带着墨黑色盔甲的将军马忠说道。

        “这只部队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潘璋若有所思,夷陵已经被副都督陆逊封锁,不肯能有蜀国大军来支援。现在来支援的,必然是蜀国从西川小段的人马,或者是战败离散的荆州兵。

        “不用管了。无论谁来,只要击溃就可以了!现在这些枪盾兵卡在半山腰,无论是军队数量,还是体力士气,我们都有绝对优势!马忠,你负责统帅横江射手,把他们狠狠压制住!”潘璋下令道,然后坐在一边的树桩上,调节气息。逐日弓太重,太耗损体力了。

        “喏!”马忠灵敏而出。

        ..............

        山下已经是一片混乱。

        对方箭雨太过密集,枪盾兵们手中的圆盾,只能护住头部,不时有人身体,腿脚中箭受伤。

        山上的弓箭手弓箭威力极大,直接轻松能够将士兵的手脚射穿,不仅仅是射出一个窟窿,箭羽上的倒钩,往往还连带掉大片血肉。

        士兵们围拢上来,结成圆盾阵防御。

        在泥泞的山道中,现在鲁信军进退不得,在黄泥中爬到半山腰已经消耗极大体力。现在无论是接着上山还是下山,都要面临巨大损失。

        在盾阵后面,鲁信腹部流着血,他身前那个干瘪的向导老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