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节等待

第(1/2)页

突破号上并没有携带现成的小型人工天体,它只不过是携带了那些工具的制造方法而已。

        对于戚远这样的施法者来说,以一个或者几个传奇造物术配合,制造这些东西并不麻烦,只要有图纸和明确的制造思路!

        这么做,更大的好处则是突破号所携带的质量减少,可以有效降低能耗。

        戚远需要几个具备摄像功能,而且可以记录自身所受引力情况的人造天体,他这边施展法术制造,那边突破号自带的恒星风、引力场探测设备已经给出了多组数据,可供对照参考。

        放出刚刚造好的人造天体,这些外表类似球体的设备,在一级推力作用下,飞快地向那对伴星投去,预计新历一日后,它们就将进入足以清晰测算目标数据的轨道,再之后一段时间里,它们将持续受到引力影响,最终坠向两颗恒星表面,成为它们的一部分。

        根据突破号在这么远距离的探测,这里的引力场情况复杂,似乎作为引力场核心的点,并不止于两个,如果将那一对伴星视为一个系统,进而在更加宏观的视角上观察计算的话,与之对应的引力核心,还有两个!

        这一结果令戚远难以置信,难道自己当前所在的恒星系是六星系统?

        三对伴星?

        这可太少见了,而且从视觉上去看,其它恒星都离得很远,按道理讲不该是更多恒星组成的一个星系了!

        再一个,探测到的恒星风来源单一,组成粒子也很单一,基本可以确定,它们就来自于最近的那颗青壮年期恒星。

        如果是一个多恒星星系,那么此时探测到的恒星风应当是很复杂的吧?

        搞不明白,戚远就算把天体力学的相关内容通读了一遍,距离自己探究这种复杂现象,差距也还远得很。

        戚远所能做的,也就是将信息翔实地记录下来,然后通过微粒子穿刺传送术递送回地球,交由专家分析研究。

        停留半日之后,突破号开始加快巡航速度,戚远准备到别处去看一看,仅有两颗恒星的星系,他又没本事到恒星表面去感受一下核聚变的威力,留在附近也没什么意思了。

        戚远把下一个目的地放在了相对自己目前位置,视线可及的一个恒星系,通过计算,那里大约相距此处一到两光年之间,似乎只有一颗恒星。

        一般来说,恒星风所能抵达的范围并不广,一般不以光年作为半径距离的单位,在突破号这个点上,探测不到从那里放射而出的恒星风,属于正常现象。

        但是恒星和恒星系所形成的引力场,能够造成的影响范围远远超过恒星风可抵达的范围。

        宇宙中,两个恒星系距离仅仅一、二光年,就是非常非常近,而且很少见的了,戚远有理由猜测此处的引力场表现异常,就与那个恒星系有关系,甚至于还有一个距离也不远的恒星系,同样在这个引力场中插了一脚也未可知!

        戚远需要等待突破号五个新历日,那时主、副元素池都将蓄满魔力,不论传送到哪里,都更加安全一些。

        此时此刻,他开始编辑发往地球的信息:

        “这里是突破号,新历九年元月三日,该日期由突破号粒子时间测算仪与宇航员戚远施展预言学派传奇时间昭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