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安平县见闻(上)

第(1/2)页

不过当曹贺看清楚之后,又感觉不太对。
  这检查归检查,怎么有些人,城门守卫直接就放行了?
  当轮到他们时,曹贺方才明白怎么个情况。
  “这位老兄,是这样的,无论何人,来往我安平县都需进行照例的身份登记。
  不过你也放心,只要登记过一次,只要拿着这块你的身份牌,往后就可直接进出我安平县。
  而且只有这块身份牌,你才能在我安平县做买卖,住宿吃饭。
  否则一旦查明并无任何身份证明,那就得面临驱逐出境的可能。”
  负责登记的书吏态度还算和气,不过许是登记的太多了,他有些不耐烦。
  对于书吏所说的这点,曹贺倒是一点也不奇怪。
  这不就是凭由嘛!
  (注:宋朝的路引叫凭由,宋吹喜欢声称宋朝没有过所和路引。但实际上宋朝的凭由,查的比过所和路引还严格。)
  凭由在大燕可是十分严苛的。
  对于百姓的流动管控限制比历朝历代犹有过之。
  如一些流民,甚至都不敢走大路,而且流民想进城,纯粹看这位县老爷愿不愿意接纳,不接纳人家完全有说辞。
  就说你没有凭由,属于流氓!
  “这位差爷,您看此物不行吗?”曹贺拿出自己早就准备好的凭由。
  然而对方直接摇摇头。
  “这位老兄,此物在我安平县不通用,你在其他地方如何某不管,但在这里就是这规矩。
  且速速登记吧,如若不愿登记,那恕我无法放尔等进城。”
  书吏也更加不耐烦了,一副你要么乖乖听话,要么老子就不伺候你的态度。
  见此曹贺倒也无所谓的点点头,入乡随俗嘛。
  好在登记身份牌无需缴纳钱财。
  很快不仅曹贺曹明二人,车队的仆役也纷纷登记,领到了身份牌。
  那是被切割成小木牌的牌子,上面还有一个专门钻出来的孔洞,可用绳子挂在腰间。
  而上面则是用毛笔写着几个字,分别是姓名,性别,籍贯。
  实际上如若是有大乾爵位之人,这后面还会加上所属爵位。
  曹贺还想过这东西能不能私下自己更改,不过看了看书吏还在一旁一边看着他,一边书写着什么,他瞬间打消了这念头。
  因为书吏竟然还将他的外貌特征给做了下简单描述。
  比如描述他曹贺的年纪,胡须是什么样式,脸型轮廓,身高。
  看似只是简单描述,实际上将他各个能体现身份的细节全都描述在册。
  并且查起来也好查,因为他发现这书吏旁边摆着许多本册子,每本册子外面都写着某某籍贯地。
  也就是说,人家是分籍贯给他们进行登记的。
  同时他还发现,登记他这册子,除了写了莫县籍贯之外,还有姓氏。
  如登记他的这本,就是莫县,曹姓,男,一行大字。
  他与他侄儿曹明全都记录在这本册子上。
  如马夫,刘二,就是记录在,莫县,刘姓,男,这本册子上。
  嘶!
  明白这里的操作逻辑后,曹贺感觉心里啧啧称奇。
  这样的工作手续很繁琐,可一旦完成,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