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219报告

第(2/2)页

来到了阅览室,随便借了一本书,坐在椅子上回忆着之前见过的钳子样式。

        得益于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唐植桐见过坚果钳样式,什么坩埚样、带弹簧的等等,唐植桐试着将记忆中的钳子都画了出来,但美术功底不过关,画的有些惨不忍睹,但大概的模样还是有的。

        <div  class="contentadv">        午饭是王静文自带的,连食堂都没去,俩人就在王静文的办公室凑合了一顿。

        “喝杯水,咱去会场。”吃完饭,王静文将餐具收拾起来,又给唐植桐倒了一杯水。

        “什么会场?”水是温的,唐植桐一气灌下去,还不忘漱漱口。

        “做咸菜呀,姜姐给联系了个闲置的报告厅。”此时,王静文才告诉唐植桐,脸上一脸俏皮,期待着自家男人的反应。

        “嚯,你们这阵仗搞的够大的。以后我能不能说自己在北图开过专场?”这阵仗确实出乎唐植桐的意料,人家给予尊重,拒绝也不合适。

        “够你吹一阵子的了。我想帮你拒绝来着,大家都不同意,说闲着也是闲着,都同意借用一下。”王静文同样是个低调的人,但也不好违背众意。

        “成,那就去吧,我正好开开眼。”这次不对外,唐植桐倒也没什么好担心的,欣然接受。

        报告厅是小号的那种,台上摆着一套灶具,还有若干调料、食材,一会的功夫前排就坐满了人。

        唐植桐不怯场,一边操作,一边给王静文的诸位同事讲解了炒咸菜丝、腌制黄瓜的做法。

        之所以选黄瓜,是因为时下正大量上市,这玩意水分大,一般用来凉拌,炒菜吃差点意思,腌一下味道更棒。

        黄瓜不去皮切长条,加两勺盐抓匀杀下水分,大概30分钟黄瓜条明显变软后沥干。

        热锅加油,倒入蒜片、干辣椒、花椒、桂皮、八角炒香后关火(不吃辣的可不放辣椒)。

        将炸好的油和小料全部倒入黄瓜条,酱油、醋、糖按照4:2:1的比例拌匀到在里面,放置一晚即可食用(书友想试试的话,可倒入适量蚝油、鸡精,鲜辣椒根据个人口味添加,盖上保鲜膜,放入冰箱冷藏一晚,口味更佳)。

        咸菜丝的做法前文有讲到过,就不再水字了。

        灶具原料都是北图食堂提供的,在唐植桐示范完成后,食堂厨师上台表示了感谢,并让在座的诸位明儿中午尝尝腌黄瓜的味道。

        一场特殊的报告会就这么结束了,有掌声,没有鲜花。

        在出会场的时候,众人三三两两,有聊咸菜的,有聊时事的。

        唐植桐也不能掩起耳朵里啊,顺耳听了几句,其中有人提到了“使用增量法”,并对此发表了看法,抨击上面不顾科学事实,瞎他么宣传。

        这个法,唐植桐是知道的。

        唐植桐上个月去安东在本地报纸上看到过一则报道,某县三台子副业生产队创造了“苞米食用增量法”,玉米面历经先蒸、后磨、再煮等工序,产出的成品粮大大增加,受到了上级的肯定,并批转各级单位,要求试验粮食增量法。

        当然,这股风没有大范围刮起来,真正流行还得再等等……

        唐植桐心想这特娘是能说的?这么下去不被整才怪。

        有些事,说小百姓没事,但不能攀扯、抨击。

        比如某网红劝大家“别发大财”,本意可能有“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意思,得负责更多人的吃喝拉撒,这些人背后也都有家庭,容不得闪失。

        然而网络不缺曲解的人,就被说成“自己发财不让别人发财”、“闷身发大财别声张”之类的不同看法。

        不过,这事大概率是会风平浪静的,道歉就算此次“言论不当”的天花板了。

        其实很多人都错误带入了,他一句话就能挡了别人的发财路?明显是想多了嘛,他又不能言出法随。

        所以说呢,无论何时何地,低调、管住嘴、谨言慎行,才是生存之道。

        双倍期间,继续求票~~~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