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225搁浅

第(2/2)页

凑合。

        用单位的稿纸,唐植桐用铅笔在上面写构思、计划。

        一个最简单的吹风机由电机、风扇、电热丝、开关、外壳组成,其中最核心的部件就是电机和风扇。

        电机有无刷电机、有刷电机两种,雏形已经出来好多年,大概的原理以前的学过的物理课本上都有。

        <div  class="contentadv">        无刷电机就别想了,这玩意得有电路对磁圈进行控制,暂时无法小型化,主要方向还是用有刷电机。

        有刷电机结构简单,动手达人在家就能绕出来,唐植桐小时候有部动画片叫《四驱小子》,那阵子大街小巷都是玩四驱车的男孩子。

        唐植桐求爷爷告奶奶,有幸有过一台,玩了没多久后坏了,再哭再闹也没给买,为此郁闷了很长一段时间。

        再后来,市面上出现了一种遮阳帽,带风扇的那种。

        这种帽子由于前沿带着风扇和电池,所以很容易往前下沉,佩带效果并不理想。

        唐植桐当时的同学有一顶,炫耀了几天发现并不实用,也就闲置了。

        唐植桐当时用了几块糖,换来了帽子上的风扇,因为他发现这玩意跟自己四驱车上的电机差不多!

        就这样,唐植桐成功修复了四驱车,坏掉的电机也没有浪费,自己撬开观摩了一番,成了了解电机的第一次尝试。

        唐植桐知道各种手持吹风机的外观样式,但对内部结构不清楚。

        小时候喜欢拆开看零件,大了之后喜欢解开摸零件……这是两码事。

        尽管唐植桐没学过流体力学和气动学,但大概知道什么样式的风扇风力大,甚至潜艇螺旋桨什么样式也见识过,但电机就抓瞎了。

        220V的电压下,电热丝和电机是串联还是并联?电机是否需要变压装置?什么型号的磁铁、铜丝能满足要求?得绕多少圈?

        为什么没见过到小型的?是电机小型化技术不成熟吗?里面的关键点在哪?两眼一抹黑……

        真正写计划时,唐植桐才发现,搞发明这种东西,尤其是工业品,困难比空想时要大得多。

        在这一刻,唐植桐甚至羡慕那些有系统、车间等等东西的主角,随便动手搓搓就产出,轻松得不得了,不像自己吭吭哧哧累上大半天还出不来……

        摆在面前的困难太多,唐植桐打算暂时搁浅,等有机会先去交电门市部瞅瞅,看那边没有合适的原材料。

        如果还不行就找机会拿着介绍信去电机厂走一趟。

        实在没办法,就等开学,学生有不会的问题总能请教老师吧?单位又不是没有帮自己缴学费!

        理由嘛,跟自己人肯定实话实说,疼媳妇又不是错。

        对公的话就得有个高大上、冠冕堂皇的理由,比如:关怀女同胞们身体健康,早吹完不着凉;为提升妇女精神面貌做贡献;把这种糖衣炮弹打向万恶的帝国主义,为国家创汇等等。

        具体用哪一种,到时候视情况而定。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