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264扫墓

第(2/2)页


        “哪有那么多公交车线路,38路是最快的,还有个37路也途径玉泉路,不过会在阜成门绕一圈,票价比38路贵,不划算。”王静文给唐植桐解释道。

        “成,那就38路吧。”条件就是这么个条件,唐植桐死心了。

        <div  class="contentadv">        这年头倒是也有出租车,车顶顶着一个搪瓷的“出租”字样,唐植桐在前门车站看到过。

        唐植桐在报纸上看到过出租车的广告,甚至记得叫车电话57661,但估计用不上,因为价格非常感人,一公里三毛钱!

        公交车的票价就便宜多了,38路车单程每人两毛五。

        现下的公交车非常牛气,不临近发车时间不开门,没办法,谁让公交车少,且大多为进口货呢。

        快发车了公交车才开门,门是手拉的,开门以后司机和售票员先上车,然后关门。

        售票员此时从腰间掏出摇把,把一扇扇窗户给摇开!没错,就是摇开,因为公交车的窗户不能任由乘客打开或关闭,而是借助那把摇把手动操控。

        若是路上碰到沙土扬尘,emm……闭眼捂住鼻子和嘴,且受着吧。

        等摇开车窗,司机抬起手腕看看时间,马上发车了,车门才会再次打开,允许乘客从前门上车。

        上车后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棕色的大包,下面包着发动机。

        这个位置是寒冬时节的黄金座椅,坐上去不冰屁股,现在嘛,宁愿站着也不能坐,因为烫腚。

        乘客先上车,等车发动后再买票。

        俩人来回一趟一块钱,普通工人一天的工资没了,这个价格一般人承受不起,加上又是始发站,所以小两口都有座。

        座位是唐植桐选的,靠后的并排座。

        唐植桐坐在车里观察着四九城的建筑,经复兴门出了内城,越往西,建筑越整齐,街边穿草绿色衣服的行人也越多。

        偶尔驶过一辆卡车,后面敞篷里都是满满当当的人,这年头没有人查他们的超载,拉得越多越好,前提是能拉得动。

        公交车摇摇晃晃,行驶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玉泉路。

        唐植桐在王静文的带领下,继续往西走,这一走就是二里多地。

        唐植桐知道这个地方,以前仅限于听说,得够级别才能下葬在这,换句话说,凡是葬在这的,大多于国有功。

        从正门进去后,王静文跟工作人员借来了茶具及水桶,拿出自带的茶叶,冲泡好,唐植桐拎着大半桶水跟随媳妇走到墓碑前。

        墓碑很简洁,正面刻有逝者姓名,背面刻有生平,某某年至某某年,某某年参军,某某年怎样怎样的简要生平。

        王静文先是倒上一杯茶,然后拿出从家带的毛巾,在水桶里泡透、拧干,给父亲擦拭墓碑。

        “爸,我们来看您了。我结婚了,这是我爱人唐植桐,我们很恩爱,他对静莹、敬民也很好。今年的收成不太好,不过您放心,我们肯定不会让妈和弟弟妹妹饿着的。”王静文一边轻轻擦拭,一边喃喃低语。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