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被灯火照耀的南京城

第(2/2)页

也寥寥无几。

  而现在,显然是真的不同了。

  “这段时间,干得不错!”朱元璋夸奖了朱标一句。

  “还有更不错的呢!”

  朱标一点也没有谦虚的意思,笑着看向朱元璋、马皇后还有常彤羽:“等下你们就知道了,今年的元宵节给你们一个惊喜!”

  “臭小子,连你老子面前也敢卖关子!”朱元璋笑骂一声,不过倒也有些期待。

  看朱标这么郑重其事,显然事情不小。

  众人吃过晚饭,继续在街上闲逛。

  此刻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虽然有灯笼被点燃,但那点灯火在黑夜面前完全起不到任何作用。

  “重八,天黑了,要不咱们还是先回去吧!”

  “也好让那些侍卫们歇息一晚,陪一陪家人!”马皇后轻声开口。

  “时间差不多了!”

  “父皇、母后,你们往那边看!”不等朱元璋说话,朱标便指向道路的尽头示意众人去看。

  其实不用朱标提醒,朱元璋等人的目光已经被吸引了过去。

  街道尽头处,两盏耀眼的灯光在黑夜中无声亮起。

  街道上有人发出一声惊呼。

  他们从来就没有见过这么亮的灯火。

  而这仅仅只是开始而已,很快一盏又一盏的灯泡接连亮起。

  这些路灯的罩子采用的是不同颜色的玻璃,所以呈现出来的颜色也是五颜六色的。

  一时间整条街、甚至整个南京都被笼罩在了这种绚丽的灯光之下。

  “爷爷,好漂亮啊!”

  不远处茶铺里,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儿儿奶声奶气的惊叹。

  在他的眼中有光一闪一闪的,好像明亮的星辰。

  “是吧!”

  “我也这么觉得!”徐远搂着自己的小孙子,同样满脸笑意的看着这些灯火。

  虽然他属于灵能研究所,和电能研究所不是一个部门,但他知道这些灯光都是科学院的同僚耗费一个又一个的日夜,费尽千辛万苦才研究出来的。

  在这些美丽的灯火背后,站着的都是一个个辛勤付出的科学院学士。

  对此,他与有荣焉。

  “爷爷,这也是你们科学院研究出来的吗?”小男孩满是崇拜的看着徐远。

  “是啊!”

  “这叫做电灯,是借用了闪电的力量!”徐远尽量给自己的小孙子解释什么叫电。

  “爷爷,我长大了也要进科学院。”小男孩儿眼中满是希冀的道。

  “好啊!”

  “那你就要好好学习,以后争取考上科学院的进士!”徐远笑着道。

  “嗯!”小男孩儿郑重的点了点头。

  也就在这时徐远看到了远处同样站在街道上的朱标一家人。

  他自然是见过朱标和朱元璋的,看到陛下和太子竟然也在街上,他不由浑身一震就想要起来行礼。

  “老徐,你们继续玩!”

  “今天元宵节,不用在意那些繁文缛节!”朱标朝他摆了摆手。

  看到徐远,朱元璋也终于从这漫天灯火的震撼中回过神来。

  说实话,能让他感觉震撼的事情很少,但今日他的确感觉到了震撼。

  他再一次感受到了科学的力量。

  “标儿说的没错!”

  “徐院士就好好陪孙子享受这上元佳节吧!”

  “大明能有今日都是你们的功劳!”

  “你们才是咱大明的功臣!”

  “这天下间哪有让功臣给咱行礼的道理啊!”

  朱元璋笑呵呵的朝徐远挥了挥手,一行人渐行渐远。

  看着朱元璋等人融入人群之中,徐远内心深处莫名的觉得有些触动。

  “爷爷,那是谁啊?”旁边的小孙子好奇问道。

  “那是咱大明帝国的缔造者,洪武大帝!”

  “我们能像今天这样坐在这里悠闲的看灯、喝茶都是他的功劳!”

  “咱们都应该感谢他!”

  徐远语气中满满的都是崇敬。

  他不是南京人,是十八年前从山阳逃难到南京的。

  他直到如今还记得那时候沿途看到的场景,道路两侧随处可见冻饿而死的流民,每一个流民都是面黄肌瘦的。

  那些人看他儿子的目光就好像在看一盘肉。

  在路上,他妻子病死了,老爹老娘也死了,他拼了命的保护着儿子一路逃入了当时还叫金陵的南京城。

  他以为自己和儿子终于可以活下去,但他错了。

  天下乌鸦一般黑,南京也一样。

  黑帮、恶霸、强盗、小偷,每一个他都惹不起。

  辛苦卖苦力赚来的钱,还不够打发这些人。

  而且他还有儿子要养。

  就在他感觉自己要支撑不下去的时候,洪武大帝打进了南京城。

  起初他并没有什么感觉,但渐渐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发现生活真的开始变好了,那些街面的欺压他的土匪恶霸消失了,变成了一队队纪律严明的大明军。

  他重新有了活下去的机会。

  他终于吃饱了肚子。

  他本来以为这就是人世间最好的生活了。

  但洪武七年,生活再次开始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开辟了气海,锦衣卫找上他,让他加入了科学院。

  到如今,不知不觉已经九年过去了。

  时间过的真的太快了。

  他现如今已经在南京城里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他的儿子被选入了海军,一年前因功升任了百户,而他自己也在上一次科学院评级中被评选为正三品的院士。

  最关键的是他有了孙子。

  有了孙子就有了传承,有了根。

  生活在可见的一天比一天好。

  他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

  而他知道,像他一样的人南京城里还有很多很多,多的数都数不清。

  甚至不止南京,整个大明皆是如此。

  他曾因为一些任务深入过民间,据他所知民间很多地方都立有洪武大帝的生祠。

  显然,所有人都知道,这样的生活并非凭空出现的,一切都是那位皇帝陛下带给他们的。

  而现在这位皇帝陛下不但吃了烧饼夹肉,还满头大汗的吃了油泼辣子面。

  说实话这样的陛下和他印象中那位威严的坐在龙椅上的洪武大帝出入很大。

  但不知为何,莫名的就是觉得亲切。

  也更让徐远心生崇敬。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