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蠢货明显不够用了

第(1/2)页

如果不是云初总是写奏折,朝廷上的很多人几乎已经忘记了大唐正在进行一场规模庞大的道一级的战争。

        主要是云初领军出征从上到下都认为他是最合适的人选。

        既然西南乱局已经派云初去整治了,大家伙也就不再关心西南那边的事情,总觉得只要云大将军归来,就表示那里的事情已经处理好了。

        现在既然还没有回来,就说明事情还在继续中,那就再等等。

        大唐非常的大,需要他们处理的事情多如牛毛,没必要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西南。

        没消息就是好消息,要是那边动不动就传来让人一日三惊的消息,才让人觉得头疼。

        不过,李治还是打算将大唐七百纨绔破万军的消息告知天下,之所以不提那一百重骑兵,完全是处于宣传考虑。

        大唐一百重骑兵破万敌又不是没有过,果毅都尉席君买帅精骑百二十袭击吐谷浑丞相宣王,破之,斩其兄弟三人。

        所以,这没有什么好稀奇的。

        一群纳绔破万敌这件事就很好说了。

        纨绔是什么人?

        是没用的浪荡子,是整日里勾栏赌坊胡混的废物,是败家子,是家中舍弃的没用的人,现在,这些没用的人突然变成英雄了,很难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李治难得的高坐在龙椅上,主持了一场早朝,就在群臣们禀报完毕事务之后,等待宦官宣布退朝的时候,却久久没有等来退朝的消息,最重要的是皇帝也没有离开座位。

        常淑文。李治轻声道。

        排在朝班后面的工部郎中常淑文陡然听到皇帝点他的名字,就匆忙从后面站出来,手捧笏板施礼道:臣在!

        李治叹息一声道:你家六郎常虹战死在了西南石城长川。

        常淑文心头巨震,半天才调整好心情道:为国捐躯,乃是我儿之幸。

        李治轻声道:令郎勇冠三军,长川战面对强敌奋勇作战,死不旋踵,斩敌酋首级六十七颗,最终力战而亡,可惜了。

        原

        朝中大臣纷纷弯腰,随着常淑文一起喝道:威武!

        皇帝再次叹息声道:荫两子为诚信郎,待西南战事平歇,军功另叙。

        常淑文连连叩头不已,嚎啕大哭不已,平日里他并不喜欢六郎常虹,此时此刻,却剜心割肉般的痛。

        宦官们搀扶着常淑文离开了紫薇殿,大殿中此刻鸦雀无声。

        陈金煌。李治又念出来了一个人名。

        车马监使者陈金煌心绪万千的抱着笏板出列,施礼道:臣在!

        李治低声道:令郎陈玉战死在了西南石城长川。

        陈金煌跪倒在地压抑着悲痛向皇帝叩首道:陈氏好儿郎理应如此。

        李治叹口气道:令郎在长川一战悍勇无双,以七百之数面对上万强敌,身披重创依旧酣战不休,直至血流尽为止,阵斩敌酋五十八颗,劳苦功高。着荫两子为诚信郎,待西南战事平歇,军功另叙。

        陈金煌颤声道:我儿威武!

        群臣跟着弯腰喝彩道:威武!

        这一场早朝,群臣总共心甘情愿的喊了二十九声威武……

        而皇帝总共丢出去了四十一个诚信郎。

        自从皇帝在泰山弄烂了爵位秩序,导致长安,洛阳贵族多如狗,勋爵多如牛毛。

        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轻视今日殿堂上册封出去的四十一个初阶勋衔诚信郎。

        无它,这四十一个诚信郎,乃是陛下自从泰山之后,

        泰山事件以前的诚信郎这样的勋衔,根本就不用皇帝去分封,一般到了年底,都是礼部的一个郎官举着诏书,连串

        念上数百个名字,一次性的解决完。

        这次,却是皇帝亲自分封不说,还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为战死的英灵正名,还专门抚慰了战死将士的家眷。

        这二十九人仅仅是洛阳官员子弟,还有十八人乃是长安子弟,皇帝专门派出礼部左侍郎持分封诏书,亲自奔赴长安,去每一个战死的将士家中宣读皇帝的旨意。

        朝中大臣一个个心知肚明,只有这一次的分封出来的爵位,恐怕才是大唐新一轮爵位分封的开始,也就是说,只有这批的勋衔分封,才是真真正正的勋衔。

        那些家中有战死的人家,自然处处缟素,大肆的宣扬自家子弟的勇猛事迹,那些家中子弟去了西南的人家,则无不在祈祷自家的子弟可以平安归来,那样的话,家里一定会拿到更大的利益。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