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走下坡路的东林党

第(1/2)页

当卫明看完了所有关于辽东的资料的时候,脸色就已经很难看了。在座的大臣手里边都有这份资料。昨天朱由校一晚上没有睡觉,忧心成疾,弄得今天萎靡不振。这是心病,还得心药来医。如果现在辽东大捷,保证朱由校立马生龙活虎的。但是这根本就不可能。王化贞看见孙承宗在广宁打的风生水起,都挂名兵部尚书了,这让一向心高气傲,是辽东东林党第一人的他如何受得了?不知道有没有受到京城东林党的鼓动,反正他就是连脸面都不要了,非要和孙承宗换防。理由也不错,说孙承宗手里的兵少,不足以防守广宁这个重要据点。他愿意派大队士兵去亲自防守广宁。可是这句话说的能够噎死人。什么叫孙承宗手里的兵少?人家是辽东经略,名义上,山海关之外所有的军政全都是属于孙承宗来管理的。他王化贞也不能够例外。凭什么你王化贞手里边的兵就不算是孙承宗手里的兵?现在去了,三分之一的兵力投降了后金,却要孙承宗来背这个锅,朱由校一听赵南星的话,脸都黑了。这么傻的人是怎么在朝堂上混这么多年的?朱由校甚至都生出了现在就将赵南星拉下去扒皮的冲动。但是毕竟当了这么多年皇帝了,该有的城府和胸怀一点儿都不缺,冷冷的看着赵南星,并没有说什么。他想要看看赵南星到底还能够无耻到什么程度。

        赵南星见皇帝不说话,继续说道:“启禀陛下,所有人都知道,孙承宗在辽东之所以这么嚣张,归根结底是在朝中有人支持。而孙承宗在京之时一向与卫侯还有梁尚书交好,请皇上明察!”

        人能够无耻到这种程度你还能够说什么?卫明都被赵南星给气乐了。党争害死人啊!这么一件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竟然也能够抽到自己的头上来?东林党的想象力也够丰富的啊!相信历史上很多人都是这么死的吧!卫明一点儿都不怀疑,虽然现在放假了,但是明天皇帝的案头肯定会有无数张御史弹劾自己,孙承宗,梁鼎贤的奏折。东林党现在还有这个实力。不过这个实力还能够持续多久,卫明就不敢肯定了。叶向高刚走,赵南星就出了昏招,看来这个吏部尚书对于作词作曲很在行,在对于政治上的敏感程度却远远不如叶向高。如果叶向高还在这里,绝对不会出这样的昏招吧!或许历史上东林党的失败也和这位仁兄有着莫大的关系。

        朱由校的脸色已经如同锅底一般的黑了。这次事件本来只是一个意外。皇上这里的情报很足,是在场所有人当中对于辽东情况最了解的人了。赵南星想要糊弄朱由校?那是痴心妄想。现在的朱由校已经不是历史上的朱由校了。他有着很大的自信将这个国家治理好,当一个好皇帝。想要当一个好皇帝,眼睛里就揉不得沙子。而现在赵南星干的事情就是要往皇帝的眼睛里填沙子,这是朱由校不能够容忍的。

        “赵南星,叶老刚刚离职,这你是知道的。”朱由校坐直了身子,手不停的在龙案上打着拍子。他想要给东林党一个机会。叶向高走了,虽然接手的韩爌仍然是东林党,但是韩爌明显要比叶向高懂事儿听话。即便他当上了首辅之后不听话了,那自己也有办法收拾他们。所以说,东林党的实力已经大不如前,再加上魏忠贤的打压,现在东林党的日子也不好过。而自己是不希望东林党被灭了的。因为东林党的存在能够起到中和朝堂的作用。一个朋党,不能够让他大了,也不能够让他小了。做大的话,能够威胁到皇上的存在。而小了的话,那他就一点儿的作用都没有了。朱由校并不是太过于膈应朋党。因为这东西自从明朝建国的时候就有了,那时候是李善长领导的淮西党,主要成员是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淮西勋贵。而另外一个朋党便是刘伯温领导的浙东党。因为当初刘伯温掌管翰林院,基本上所有翰林院出来的人都被划分到了浙东党里边。其中出色的如杨宪。当初朱元璋能够将党争控制的很好,为什么自己就控制不了?朱由校不相信自己比任何人差。只有大臣们争斗起来,才能够体现皇帝的英明神武,皇帝的作用才能够凸显出来,也就更加的有存在感。朝堂讲究的就是一个制衡,所以如果赵南星识相的话,朱由校还是准备给他一条活路的。所谓识相,就是要把公事和私事分开。公事,那就是国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