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闲谈

第(2/2)页

个名人了,出身低微得到的评价很不好,在郭家从下人的议论中他也得知这薛少爷为人胆小怕事不成器,正符合低微出身而养成的秉性。

        但自从这少爷醒了后,他与之相处半点看不出胆小怕事。

        这少年说话不温不火,态度安静从容,面对自己的质问落落大方,被挑明说谎后,不慌不忙不反驳不解释,竟是一笑了之。

        颇让他有些哑火,再问反而显得自己无理取闹了。

        “薛少爷读过书?”杨静昌问道,没有拒绝薛青的相送。

        一老一少慢步行走在甬路上。

        薛青不知道这个薛青读过没读过,屋子里并没有笔墨纸砚,薛母说家境贫寒,说薛父是兵丁出身...

        “只识得几个字。”她含笑说道。

        这意思可以说没读书,也可以说谦虚,进可攻退可守。

        不知道杨静昌认为是哪样,他点点头若有所思。

        “薛少爷打算怎么办?”他忽的问道。

        问出这句话杨静昌也有些后悔,说起来他们并不熟,他怎么就莫名的问出这句话了?好奇?

        如今城中都知道郭家小姐为了拒婚差点将薛青害死,这将来还能成亲吗?就算父母之命不可违,薛青也必然尴尬。

        但尴尬跟万贯家财富贵荣华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我父亲当年救郭伯父,并不是为了图报。”薛青并没有觉得杨静昌问的唐突,认真答道,“而郭伯父如今许婚也不是为了报恩,都是好心,既然是好,两好才是好,如有一方不好,又何必强求坏了这份好?”

        这少年说话太滑头,杨静昌哦了声。

        “那薛少爷是不接受这门亲事了?”他干脆的问道。

        “都还是顽童,谈亲事太早了。”薛青笑道。

        如果断然说拒绝,外边肯定认为薛青是被威胁被吓到,那郭小姐必然得个凶悍骄纵的名声,对于古代女子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好名声。

        郭小姐如今才十二岁,推到童言无忌孩童们之间打闹上要好一些。

        杨静昌心说你还是去掉那个都字的好,分明一副别人是顽童,你是大人的样子,说话也这样的圆滑。

        如果是真心不想结这门亲不贪图富贵倒还好,如果是做出的样子,只怕郭家要摆脱这少年没那么容易。

        杨静昌笑了笑,以身体还未痊愈让薛青留步,带着小童出门去了。

        这时候已经走到了巷子口,这片院落与郭家大宅不是一个门户,出了门就是巷子,再靠外便是热闹的大街,薛青在门口听得街上传来的喧嚣热闹......她转身回来了。

        这大杂院里白日人并不多,依附郭家是得个遮风避雨的居所,以及逢年过节去叩头得个赏钱,其他时候还是要去自己做营生。

        薛青踩着碎石铺就的并不算平整的路走着,建兴元年,穿着打扮像是宋朝又像是明朝,似是而非,看来是架空。

        真是不妙,这就失去了做先知发财的机会了。

        正迈步,伴着咚的一声响,有一物滚落到了脚边,原来是个皮球。

        “哥哥,把球踢回来。”

        有稚气的童声喊道。

        薛青看到不远处的空地上站着几个四五岁流着鼻涕的小童,有男有女,穿的脏兮兮的,是这里杂居人家的孩子。

        他们是在踢球吗?薛青看到空地上摆着竹竿搭起的一个球门。

        蹴鞠倒是常见的玩乐。

        薛青看着脚下的皮球,忍不住微微提了提长衫,抬脚踢了过去。

        皮球划出一道弧线,伴着小童们瞪大的眼稳稳的落进了竹竿门里。

        “好。”

        小童们哇哇叫着呱唧拍手。

        不过这喊声倒有些不似童声,薛青扭头看去,见不知什么时候夹道那边站着一个少年人,正抚掌而笑。

        见薛青看过来,他再次微微一笑。

        “好球。”他说道。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