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开始;雷木娜

第(1/2)页

阿尔法(a)权限,网络内线程序中高级权限的一种。

        而在a组权限之下,还有β组权限,即夜穆所拥有的网络内线权限,也被称为执政官权限,即是所有高级政治单位中执政官所拥有的权限等级,同样也是管控ai的网络权限,在某些城市,管控ai的权限甚至可以达到a组,雾都的ai008就是一个位于a权限组别内的管控级ai。

        建设成熟的内网中,上级权限组的命令对于下级权限组来说是不可违背的,甚至比将军对士兵的命令更加死板和严厉,尤其是在人工智能与人类造物之间尤为明显。(人类拥有的意识注定了没办法达成完全的绝对指令)

        而在β组中,“执政官”被单独区分出一个分组,执政官在这个分组内,拥有行使临时a组权限的能力,计时行使。

        雾行者执政官使用临时权限让迷雾将隐瞒的内容全盘托出,结果和预想中的一样,迷雾早就同光子提克进行过接触了。

        在光子提克这个新生的ai刚进入叠雾学城时,迷雾的无数网关副本便发现了它,并在一场异常轻松的虚拟追逐战中捕获了光子提克的数据本体。

        但是迷雾并没有摧毁那些脆弱的数据本体,而是决定让它作为自己的下属高级ai中的一份子留存下来。

        在迷雾的设想中,在某些特定的地方所需要的运算量甚至超过了自己的中央处理器运算量,达到了一个难以想象的数字,即便在中央处理器在不断进行自我更新,但运算赤字出现的频率却从未降低,而光子提克这样拥有足够和自己同级的管控ai在赋予了一个中央处理器的情况下可以同自己达到同样的水平。

        并且在后续的城市规划中,迷雾的急切地需要一个仅次于自己的ai来进行后面的计划,由于夜穆电子脑的价值,本来是准备申请中枢机构让夜穆帮忙的,但光子提克正巧出现了。

        但是迷雾在各种数据的计算中,忽略了光子提克本身所具有的威胁,或许用人类的一个词语来说,就是先入为主了。

        擅自评估了光子提克的ai能级,导致在光子提克进入了中央处理器后,在五个小时内迅速控制了大量的机器人破坏了封锁网关逃了出去,更令迷雾感到处理器冒烟的一件事就是,光子提克不仅自己逃走了,还带走了部分机器人,最重要的是,它带走了那一台微型化的中央处理器。

        管控ai为什么是管控级ai?

        因为能级的ai,比如超智能机器人,智能人造人,乃至雾行者库克分部的基地ai责令,这些人工智能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载体。

        在拥有载体的情况下,才能在这之上出现人工智能。

        但光子提克和迷雾都不一样。

        光子提克吸收了蜂巢网络中的各种数据,再由大量的长期演算下,以百分之零点几亿的可能性出现的ai程序,这种不需要载体,或者说整个网络都可以成为其载体的ai就是管控等级的ai,足以代替整个城市人工中枢工作系统来维持整个城市的运转和各种演算。虽然迷雾是人为制造的,但即使是在失去了自身依凭的中央处理器,它也能在网络中肆意穿行,只不过就像是失去了装备的满级战士一样,能力会下降很多。

        归根结底,光子提克用一种充满了挑衅气息的方式在迷雾的眼皮底下偷走了中央处理器并逃走,或许在正常人的眼中这是tmd决不能忍的,但是在迷雾的眼里看来,这件事的优先级不过第二等级而已。

        但即便如此,它还是做出了一件在特殊时期吃不消的事情。

        在感应了光子提克的波频后,它展开了疯狂的追捕,在将所有学区的雾行者和自动化部队都派往了波频共鸣区,只为了找到那台被屏蔽的中央处理器和光子提克收走的那些智能机器人,最重要的自然还是光子提克本身,在这样的情况下,迷雾已经将光子提克列入了必杀指令当中。

        但问题是找不到。

        最终,在迷雾无尽的虚拟追踪下,光子提克也在虚拟空间中疯狂逃窜,而正巧高星通缉令上的角色——虹膜突然出现,迷雾不得不考虑了虹膜的威胁评级,最终决定想办法先解决虹膜,这就导致了强制开启夜穆的暴走档案和后面一系列打爆迷雾的事件发生。

        可以说这一系列事件,都是迷雾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那么光子提克那边自以为摆脱了追踪,在后续电子警察的围追堵截下,进入了信号反应更为微弱的地下排污系统中的异常讯号点,正巧是虹膜的个人终端机。

        当然这件事情除了光子提克自己之外没别的人知道了。

        (那么前面这个巨坑我填完了!!!!液!!!)

        执政官回到了雾行者总部并召开了后续会议,这是后话。

        …………………………

        雷木娜。

        再次来到这片熟悉的街道,她的心中有些莫名的悸动。

        任何地方,都不乏社会底层的人物。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