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海崖港

第(2/2)页

新政乱七八糟,苛捐杂税多不说,还好高骛远

        总的来说林海玄只是自掘坟墓而已,林峰只是在上面多铲几把土,把这个洞挖的更深一些。

        候袖也是饮了几杯,神神秘秘的说道,还看了看周围有没有人偷听“你是不知道,这千机阁另有所图,我和哥哥无意中发现,他们竟然暗自收购粮食等战争物资,肯定别有用心。”

        侯亮平拉了下候袖的衣服,提醒她别酒后多言了,这等事情到处乱说,小心惹祸上身。不过一想林峰也是和他们交情过硬,还出生入死过,也就不阻止侯袖的“大嘴巴”。

        林峰还能说什么,只能随之微笑了,总不能他让附和骂自己把。

        不过从侯亮平的诉苦得知,自己的计划进行的很是顺利,利用贵重商品倾销,在秘密购买粮食等物资。

        为的就是让天海王国这艘大船进水的速度加快,也只是在这大厦将倾时候拿走几块砖头而已。

        最主要的还是林海玄的倒行逆施,苛捐杂税,为了镇压番郡,大肆压榨下层百姓,层层剥削,民不聊生。

        为了对抗中央的削弱,各地也是兴兵作乱,不过越是乱,林峰这里的压力就小许多。如果在林海玄治下的天海国铁板一片,那也是无从下手的。

        靠大义是拿不下一个国家的,何况天海国的特殊情况,合久必分,分了林峰再让它重新合就好了。

        魔晶铁甲舰渐渐驶入港口,望去这繁忙一片的水域,大大小小的船有数千艘。

        魔晶铁甲舰的大个头自然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码头的工作人员急忙把铁甲舰的航道清理出来。这大块头停靠也是不小的挑战,不过码头人员似乎对指挥这大船停靠很有心得,顺顺利利的停在码头。

        不愧是繁忙的港口,往来商人络绎不绝,这也难怪天海无论怎么追赶也追不上唐帝国的国力。

        在帆樯林立,舳舻相接,千帆竞发中,林峰不由地诗兴大发。

        海崖津渡铁甲头,一宿行人欢喜忧。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书楼。

        “好诗,好诗!”候亮平虽然吃的墨水不多,但也能看出这诗作的不错。

        这诗对于李大牛来说还不如一个馒头,不过虽然听不懂,但是是林峰作的,也是用着能想到的词汇夸赞。

        与候氏兄妹分别后,坐上马车的林峰顺着道路往外看。

        港口以高大的海防城楼为中心,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

        细看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等的专门经营,此外尚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大的商店门首还扎“彩楼欢门”,悬挂市招旗帜,招揽生意,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

        其中有做生意的商贾,有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有问路的外乡游客,有听说书的街巷小儿,有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

        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这可是豪门贵族,名士经常流连忘返的场所,有些清倌名气都能传到天海那,才子美人的佳话时常传出。

        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日,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各式各样的人穿插其中。

        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伎巧则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

        不过繁花似锦之地少不了饥饿贫穷之人,跟过程瑶经常乐善好施,知道这光鲜外表下民众节衣缩食也吃不饱的痛苦。

        也许林峰没体会过这种痛苦,但是他想改善这种痛苦。

        马车过桥,河里船只往来,首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着急出港,有的靠岸停泊,正紧张地卸货。

        横跨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它结构精巧,形式优美。宛如飞虹,故名虹桥。

        有一只大船正待过桥。船夫们有用竹竿撑的;有用长竿钩住桥梁的;有用麻绳挽住船的;还有几人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只通过。

        其他船上的人也在指指点点地象在大声吆喝着什么。好像起了争吵,不过经过邻间劝说之下才各自散去。

        船里船外都在为此船过桥而忙碌着。

        桥上的人,也伸头探脑地在为过船的紧张情景捏了一把汗。这里是名闻遐迩的码头区,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名副其实地是一个水陆交通的会合点。

        不一会,顺着大道的林峰回到了千机阁。

        (本章完)

        手机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