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六章 榜样

第(2/2)页

大了……哈哈,老夫偏安一隅,没想到有朝一日还能为朝堂的事情烦恼。”

        “……刘某也是。原以为建功立业便好,却被蛾贼卷入这等事情……要是县令这边能派人保护荀家三位公子,明日我就去宛城解决了张曼成,先了断此事再说。”

        “刘公子放心,有你救命之恩,县衙诸位绝对会帮忙出人看护,再过几天,等荀公子伤口恢复一些,便是搬到城中来也说不定。对了,方才老夫问了一下,县令说宛城那边也该有人来了。刘公子放心,我再去与县令他们说说。有他们维护,你绝对不会有事。”

        刘正抬头望着头顶明亮的月色,回想着韩忠的那些话,叹气道:“品济公。刘某听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能得你们相助,心中颇感荣幸,也觉得自己没有做错。可人心叵测……此时受张曼成之计困扰,才觉天大地大,很多事情并非一人之力可以扭转。说起来,蛾贼也只是想要好日子啊……刘某着实不知如何是好。”

        “总而言之,先过好自己?”

        张初笑了笑,“刘公子。你与我等不同。我辈医者,救人算是救己。你有救世之心,又有能力,便得自保。唯有自保,才能……呵,老夫既然失言,便多嘴一句。若公子初心不改,便一定要自保。若他日只为自保,便还是想想‘虽千万人,吾往矣’吧。与得道失道同出《公孙丑》篇。”

        “待得回去了,有空我便看看。多谢品济公。”

        刘正笑了笑,远处文治带着文聘过来,文聘将怀中的笔墨放在地上,文治沉声道:“刘公子,县令求你墨宝一观。看看你到底写了什么给那些蛾贼。”

        刘正点头,穿上鞋书写起来,文治拱手感谢道:“犬子多亏刘公子照顾。方才在城门口,文某失言了,还请刘公子海涵。”

        “在下文聘文仲业,谢过刘公子。此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刘公子恕罪。”

        文聘抱拳道。

        “文聘?”

        刘正愣了愣,之前在城门口担心自己的事情,文聘说话的时候也没留意,此时知道之后,他看着对方有些稚嫩的脸庞,年纪绝对不超过十八,也没有看对方属性的兴致,瞥了眼对方可能因为救了他爹一命而转变成“80”的好感度,一边书写,一边摇头笑道:“没事。毕竟不了解。”

        他晃了晃手中的毛笔,“要笔墨,就说明我现在说的话还没多少人信。反贼嘛,仲业警觉一点也没错。哈哈,当时怎么没起来打我?是不是知道打不过我?嘿,我杀人不眨眼的,你当时要是站起来了,说不定真被我砍了。”

        文聘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文治也干笑道:“刘公子风趣。不过,公子误会了。县令便是要你的墨宝以作珍藏罢了。此事不管如何,我等定然信公子。县令如今帮你去安排人手。既然你说卢大公子已经过去了,我等便帮你看护住荀公子他们,让你能够尽快赶去宛城直接与太守刺史他们说明白。”

        “多谢诸公。”

        刘正拱了拱手,瞥了眼远处望过来的县令,却也觉得要墨宝可能是假,想看看自己是不是笔锋流畅不假思索才是真的,他书写完两卷诗,又将当时写的几个小故事写在竹简上,递给文聘,“就是这些了。当时张曼成化名满仓讨要,我一时兴致来了,便交与了他。伤寒的事情抱歉,不过仲业放心,应该没什么大碍。我身上的伤寒似乎不会传染。”

        “传染了也无妨的。品济公在嘛。”

        文聘抱着竹简过去见县令,文治却仍旧蹲着,见刘正望过来,他干笑道:“公子,你毕竟救了我们父子一命。文某没什么可以报答的。我儿仲业此前知道你的事迹时,便仰慕于你,此时便让他为你鞍前马后,如何?”

        “文功曹果然仁义,危难之际鼎力相助啊!”

        张初笑了笑,刘正愣了愣,想起文聘似乎未来也是个名将,但对方年纪尚小,要是改变了轨迹说不定还没成长起来就被自己弄夭折了,还是有些迟疑道:“功曹之意刘某心领了。只是贵公子年纪尚轻……”

        “弓马皆熟。”

        文聘一直留意着这边,闻言凑过来,跪在地上叩拜,特意大声道:“主公骁勇仁义,连蛾贼尚且用计招揽,着实让聘心悦诚服!聘虽不才,只愿在主公身边当年作马,结草衔环以报主公救命之恩!”

        这一喊就是将刘正救场的功劳坐实了,也是让其他人知道报答,刘正瞥了眼周围不少人看过来的复杂神色,笑了笑,“起来吧。既然你有心。我这边正好缺人。对了,还得麻烦你跑一趟村里了,我许久不回去,村中那些兄弟可能会担心。你便过去知会一声,我稍后便去。”

        “文某已经派人过去了。”

        文治笑了笑,那边县令突然大笑道:“郭主簿!有活干了!哈哈哈!好诗啊!怪不得品济公将刘公子当宝。这等诗文,当世罕见啊!嗯,琅琅上口,又不乏针砭的功力!好诗!快!传出去,让南阳都知道!为刘公子的污名平反!”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