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零章 送别(一)

第(2/2)页

我说。记得平时多锻炼,到时候我教你几招。对了……我已经让故安令去接邹琪了。我收了她当徒弟。到时候你让两位弟妹还有秦嫂嫂柯嫂嫂多照顾一番。”

        看着耿秋伊连连点头,却什么都不问,刘正有些愧疚地搂住她,拍了拍她的后背,又望了眼李氏跳上的马车,想了想,说道:“回头我画个桌子椅子的图案给你,你让小朗琢磨着做出来。往后让娘和他一起吃饭,不要分食。如果可以,做大点的桌子,一家人都围在一起吃饭。热闹了,心情就好。这件事情到时候如果邹琪到了,我也会和她说。你也不要想太多。为夫出门在外,亏欠的就是家里的人。这次情非得已,你也要理解。”

        “妾身明白,妾身明白的……”

        “上车吧。记得,有什么事情尽量都自己做。要是朱明他们四人有什么不测,你去帮衬一番,把情况告诉我……若你也真病发了,不要藏在心里。还有,如果梦境突然没了,就寄信给我……这次还是为夫牵连你了。”

        “不牵连,妾身本来就想着和夫君共渡难关……妾身不说糟心话了。妾身一定不会给别人再填麻烦了。妾身这就上车……”

        耿秋伊有些心神不宁地跳上驴车的木板,小小身躯在火光下乖巧地蜷缩成一团,望着刘正走向人群的背影,才发现自己没有一点安慰刘正,让刘正注意身体的话语,于是埋头在膝盖,哭得更加伤心了,内心更是厌恶起自己的不称职。

        ……

        “兄长。”

        刘正走到两堆人群中间喊了一声,于是两边各有人开口。

        “为兄……”

        “为兄……”

        甘始与卢节相视一笑,甘始摆手做了个请的手势,又拉着关羽张飞走到一边,和躺在马车上的朱明四人以及士仁等人念叨一番防疫的事情。

        “德然。”

        卢节凝望着刘正,眼眸倒映着火光有些炙热。

        他想起当年那个初入卢府的少年来,怎料到多年未见,昔日耿直敦厚的少年,已经成了独当一面的将帅之才。

        思及刘正身上的伤寒,他又有些心头沉重,随后遥望向城外,看着远处的易水火光斑斑点点,一直浮动——那是百姓在放河灯,为今夜逝去的英雄与亲人哀悼。

        “兄长,许久未见了。”

        刘正与有些悲恸的明福打了招呼,望了眼一直打量他的手持双头铁矛、牵着白马的公孙越,随后走到下风口与卢节等人相距一米有余,也望过远处的易水,“方才事务繁忙,招待不周……此次还多亏兄长及时赶到,出言提醒。”

        他没有查看卢节的好感度与属性,此时望着那些河灯,他满脑子清理街道时故安百姓死伤惨重的画面。

        那些人为了给他的父亲悼念汇聚在此,却也因他死在蛾贼的报复当中。

        如今百姓放灯悼念,他的心头愈发沉痛。

        仅仅半个月,从一开始的嫉妒刘备想要凭借系统报复取而代之,到得如今站在故安城下要起兵抗贼,刘正见识了太多汉末年代的疾苦与沉痛,此时站在这里,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敬畏,以及面对生离死别的沉痛。

        这半个月的大起大落,让他逐渐从一个意气用事、异想天开的人,慢慢转变得融入了这个年代,他也切身体会了这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同样埋葬着更多的酸楚与眼泪。

        “无妨。”

        卢节开着口,语调深沉,“事情的大概原委我已经听甘兄还有你那二位结义兄弟说了。这几日你遭逢大难……楼桑村、元起公、霍神将和几名义士……此次我原本是不信你能做出八人破五万的事情的……未曾想,昔日少年郎,今日悍勇如此。”

        微风轻抚襜褕,他侧目有些苦涩地笑了笑,“故安县丞说你有耿弇之风,有志者事竟成。在为兄看来,你今日之仪容行迹,绝非云台二十八将能比。为兄以为,你当有光武之风。自河北起家,马踏中原,平定乱世,三兴我大汉……”

        “兄长谬赞。祖先荣光,正怎敢媲美。”

        刘正遥望星空,目光迷离,“正只想活着,活得稍微好一点,安稳一点罢了。如今父亲仙逝,叫我夺情起复……其实我心中颇为不愿。我只想跪在父亲灵堂,好好尽孝……父亲积郁而死,身为人子,竟毫无所觉……家国天下,便是守了天下,家没了,也没意思了。”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