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八国齐聚话迁移

第(2/2)页

单,人人都会似的,出言极其简略,也不好一个劲追问,就唯唯应了辞出。

        此时启承正在考虑后世的军训之法拿到这个时代来会不会有用,能不能打造成一只打不烂、拖不跨的铁军出来?配以锋锐兵器,能不能对妖兽造成杀伤?普通兵士不能修炼,能不能以武淬体,增强战力?

        但现在他连兵营是啥样都不知道,也就无从谋划,只能留待亲眼见过之后再说了。

        随后一个月内,各国国君或是特使络绎到来,萤国是国君季劦亲自带队,其他五国都是特使,季劦与陈、梁、济、祈四国特使沐浴焚香三日先后来拜访启承,均如卫国君一般叩拜后歌功颂德几句就辞出了。此次集会虽名义上是为了叩拜老祖以及护送少年们前来,实际诸人周知,不过是多了一次谈判而已。太祭虽然有心推动各国团结一心,共抗妖族,但又怎么会轻易实现。因此私下拜访、聚会频繁,不外是互相试探,互许条件,以求保的自方利益。

        各国使团都是队伍庞大,惠德城顿时热闹起来。

        郑国特使韶黥,却在抵达惠德城后宣布闭门斋戒,只由他的副使往来奔走各国之间,直到七日后才在大祭氾昱陪同下来拜见启承,进殿叩拜毕,韶黥说到:“启祖在上,吾国君闻听老祖归来,不胜欣喜,特派臣来此叩拜,行前吾君已派人重新修缮神殿,广传老祖功德;又建立宫室,以为老祖驻陛之所,更让臣叩请老祖移驾鄙国,稍歇玉趾,使吾国上下同敬老祖之恩德。”

        启承听了精神一振,这是第一个从行动上支持神殿建设的诸侯,也是第一个对他发出邀请的使者。

        当下说道:“大善,郑国君之诚意吾知之矣!”

        旁边陪坐的氾昱深深地看了一眼韶黥,插话道:“郑国君年富力强,登基以来鼎革旧政,罢丕老弱,锐意进取,国事日新,更是胸怀广大,以天下为己任,英姿勃发,隆武宏功,到是好生兴旺。”

        氾昱这是说郑国君年轻,不够稳重,驱逐老臣,任用年轻人,不重祖训,胡乱改革,对神殿也不够友好,修缮神殿不过是投机,是个战争狂人,武统分子。

        这下启承更感兴趣了,这郑国君是个行动派啊,这样的国君在对抗妖族时也会比较强硬,从修缮神殿看来不反对推行信仰,如果真由他统一天下似乎也不错?。

        至于其他所谓年轻也好,驱除老臣也罢,又有什么关系?

        韶黥微微一笑跟着说:“吾国君自践祚以来,外息狼烟,内除奸尻,罢丕陈腐,进贤任能,革除流弊,使民以时……偶有不治,皆因国内粗定,不及修养之故……吾君常言,当此非常之时,必有非常之人,成非常之功!”

        氾昱斜看他一眼,没有说话,显然是不想在此与之争辩。

        启承这下就明白了,这个郑国君上台的时候国内有权臣,但被他三下五除二打倒了,后面提拔些年轻人,国内老臣未必没有意见,但这家伙有点乾坤独断,不大听劝,是个敢想敢干的领导人。

        想了想,就说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值此危亡之际,凡我人族,皆需戮力向前,合力求存。”

        启承这是说,不错啊,人就应该自强啊,我支持你们统一啊,不管用什么办法。

        氾昱诧异的看他一眼,显然是我没想到他会如此表态,却没说话。

        韶黥眼内精光一闪,也没有多说,再次邀请他驾临郑国后就告辞了。

        送走二人后启承心内盘算,这郑国乃是第二大诸侯,国力雄厚,人口众多,如果能在这推广自己的信仰,那神力的增幅会到什么程度?

        又想到全大荒已经或者接近废弃的神殿,如果有得力的祭祀负责,那又会有多少神力增幅,想来想去,突然一拍额头,自己一直疏忽了祭祀这个阶层,如果让这个职位有利可图,所有人努力推广,那自己还用各种谋划么?

        嗯,什么利益能打动他们?自己又能给出什么?打动人心的不过是权势、地位、财富、力量。自己除了神力什么都没有,那就先给出神力,其他慢慢来,先把各地神殿恢复起来再说。

        信仰初期推行会比较困难,但一旦推广开来就会是裂变式发展,各种方法不妨都试一试,每多增加一个都是好的。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