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路遇巨蟒思练棍

第(2/2)页


        待蟒蛇死透,吞了它的魂魄,蓝色炼火竟然粗了一倍,神魂特别舒爽;启承又钻入蟒口,把血肉内脏尽数剥去,空留一副蟒皮,这才到河中清洗了下骨架。

        这蟒皮如此坚硬,正是做护甲的好材料,可惜他连破都破不开,整个收在葫芦里,又收了铁树、标枪,才乘着筏子离开。

        直到靠上对岸,水中也再没有怪物攻击,不然还真麻烦,他这骨架在水中可无用武之地。这事提醒他,他还需要练习一些攻击手段,现在实在是太弱了些!

        找了一座小山,挖了个洞住下来,他准备练习一种兵器,加强攻击力,葫芦里现在只有长棍、标枪,月棍年刀一辈子的枪,棍最容易见效果,那就先练棍法。

        前世今生他都没有练过,但大略知道棍分:拔、扫、劈、抡、戳、圈、缠、挑、撩、拦、点、崩几个基本动作,具体招式就一窍不通了。

        启承先从基本动作练起,一遍一遍,以期熟能生巧。

        一年之后,棍子似乎成了身体的一部分,棍随手动,手随意走,意之所向,棍随之去。

        他自思以这种招式对战巨蟒的话,十成十的还是徒劳无功,但继续闷头苦练提高也不会甚大,但他无人可以请教,也只能如此。

        练棍之余就坐在山顶,望着天地、望着山林以及周边万物。

        经过那次所谓心劫以后,启承与这片天地的亲和度大为提升,对于身边的事物有了更为细微的感受。

        感受着阳光和煦、微风轻拂,天地之间一片和谐,突然一头猎豹猛的窜出,向着一只黄羊扑去,黄羊转身就逃,但为时已晚,等它提起速来已被追及,猎豹猛的一窜,前爪把黄羊按到在地,张口咬住脖子,食用起来。

        启承心中猛的一动,是了,动与静!静如山岳以蓄势,动如脱兔以猛扑。棍法要刚柔相济、动静相合,不是一味的用死力,劲不可用老,力不可使尽,要留有余力,用巧劲。

        摸出长棍,双足立地,猛的对着身前大石劈去,却只用了八成力,快要击到大石之时胃微一顿,一股震力从棍梢传递到大石上,大石顿时被击的粉碎。启承却不停下,长棍一颤,猛的一抬,对着身边树上一枚叶片圈去;轻柔如春风,婉约如垂柳,叶片顿时脱落树枝,贴在棍梢,随棍飞舞,棍左则左、棍右则右;启承却又一变,长棍轻轻一抖,使个崩字决,树叶如箭般飞出,只听嘟的一声,叶片刺入树干,竟如金石一般坚硬锋锐。

        启承双手持棍,静立原地,一遍遍回味刚才那一棍的感觉,总结出力的技巧、角度、刚柔变化,直到一天一夜之后才算是完全掌握了。

        启承内心喜悦,这一招威力增长了十倍不止,如果现在与那巨蟒交手,一击估计就能震伤它的内脏了!

        收起长棍,走出山谷,在草海之中穿行,这次启承没有一丝焦躁,只有安宁平和;他观察经过的一切生灵,看它们的一举一动,看风吹过时树叶的摇摆,看雀捉虫时鸟喙的姿态,看猛虎捕食时的勇猛迅捷;

        每有感悟,就会停下来劈上一棍。

        这一日不知为何,天地间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不少大树都被摧折,启承也不愿触这个霉头,找了个山洞躲避,洞口侧壁上有一株小草,叶细长,时而被大风刮得贴伏地面,风一稍歇,又直起身来前后摇摆,启承竟被它吸引,看的呆呆出神,嘴里念叨:“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忽的跳起,就在山洞门口打起太极来,当真是松垂柔顺、圆融畅通,进退如意、刚柔相济。出锤时沉如山岳,抱球时柔若细羽。

        时而如弱女扶柳,时而如猛虎下山,其疾也如迅鸟高飞,其势也如江河奔涌,其徐也如初花展蕊,其柔也如露华沾叶。竟生生的打出了各种风情。

        六遍一过,太极拳决已经吃透,虽不能说一羽不能加、蝇虫不得落,却也相差仿佛矣。

        启承心内畅快,不由做昂天大笑状,摸了摸那根小草,转身踏上旅途。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