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神念种莲蒙劫难

第(2/2)页


        终于有一日,有不堪重压的国人起义,随后羸粮影从者众,朝廷军却军备朽坏,粮沫短缺,逃兵渐多,大臣众将更是离心离德,皇帝却不思振作,变本加厉压榨民众,有城主直接开城迎贼。

        终于两年后,国都被围,兵士皆散,贼兵破城后捉住皇帝,此时他尚在醉中,被处以剐刑。

        ……

        还说人族鲁国,有一贫穷之家,姓周,今日得一男婴,取名周成。

        这周成长到七八岁年纪,就到人家私塾窗口偷听,学的认字,先生很欣赏他,允许他在窗下设座旁听,两三年就读完蒙训;

        因家贫买不起书,就到富裕人家给人放牛,不要工钱,只要借书给他读就行,如此五年,镇中人家书都读遍,博学多识,传得美名,去往国都赶考,高中榜眼。

        然而此时国王昏聩,国政腐败,正人君子不见重用,奸佞小人纷纷高位,周成看不下去,就辞官回乡,闭门著书教学,四十岁扬名天下!。

        五十岁著《仁经》,《德经》,被誉为圣人。

        六十六岁身亡,三十年后二经被尊为治国本经。

        ……

        启承静坐在山洞中,神念轮回百世,体味人间冷暖、世间百态;随着神念回归,魂火急剧成长,百年后长为拳头大小,颜色愈发黄了。

        启承静坐山洞,在神念归来时一个个解读该神念的轮回经历,以增长心性;千百化身各样经历磨砥的心性大为成长,虽然记忆被焚化,经验见识却上去了。

        心性成长,再次散发的神念数量可以更多。

        通过神念历世,启承发现人族早就有了修者,最开始的时候是通过观察猛兽的动作也学着锻炼体魄,身体日渐强健,慢慢的竟能吸收灵气,有资质出众的内视自身,发现了穴窍经络运行的规律,开始摸索修炼。有时被妖族修士遇到,也会顺手传些法门,随即发现人族天生近道,修炼进展极快,数百年有成者有之,千年大成渡劫成道的也不鲜见,随后有大能专门收些良材美质,悉心教导;而人族修成者也有亲朋故旧,后辈乡邻,或是引荐拜师,或者建立山门宗派,慢慢的功法扩散,人族的修士越来越多。

        妖修、人修法力强大,凡人不可对抗,各国柄政者或献上珍宝、或许以高位以求得支持,修士也需要凡间官门帮着收集天才地宝,修炼材料,二者一拍即合、互相勾结,决定国事,推动战争,形势越发混乱。

        启承心内叹息,人族多难啊!

        又过去两百年,他的魂火已充满半个颅腔,可以说进步极大,中间进化出一丝蓝色火焰,异常纯净。

        此时的启承状态却不是很好,思绪纷乱:“醒来已经近三千年了,我到底是谁?怎么来的?为什么来到这儿?我的使命是什么?守护人族?人族正在历经战乱,死伤无算。难道是为了长生不死?这骷髅之体既无血肉也无脏腑,怎么求得长生?为了成佛做祖?自己这点实力估计连化形期妖兽也打不过,连修行的功法都没有,就是经过雷电淬体,现在的骨体又能打得过那一个大妖,我怎么会成为一个骷髅?多年奔波到底做成了什么?这么活着有什么意义?

        一时间自怨、自怜、自哀、自伤、自疑纷至沓来,在他的神魂之中往来冲突。

        原来他以前吞噬的魂魄,虽然都实力不强,但自凡生灵都会有一些怨念、欲念、执念,魂火能焚化怨念,但欲念和执念都潜伏在他的魂火之内,天长地久累积起来已经到了极为可怕的程度;

        如今他修行种莲大法,魂火勇猛精进,欲念、执念就更加的浓厚,到了这个程度开始迷惑他的心神,而他神念历世回归后需要解读,在短短的时间内看遍这个神念的一生经历,难免心神疲惫,如此一进一退,竟如不设防的城市一般,被一下突破,心神失守,陷入纷乱之中。

        在修行界这就叫做心劫,是到了炼虚合道境界修士对内心的拷问。需要勘破执迷,寻得真我,方能渡过,也就是看破前世今生,寻得生命的意义,树立修道的目标,进而感悟天道的真谛。

        但启承自醒来以后,就处于失忆状态,身处荒野,既没有父母亲朋依靠,也没有同类相伴,又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独自挣扎求生四处流浪,内心一直十分惶恐。既不知前世,今世也不清,对这个世界又没有任何归属感,这就造成这个劫提前发作,而且来势汹汹,十分凶险。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