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第(2/2)页

子后从缝隙里望出去。那老头儿说话的时候,脸上的汗还在一行行地往下掉,好像是专程赶了大老远的路来存钱的,跟那些守候多时吵着要钱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禁不住就笑容满面,自语道:“还真亏他想得出来!”

        外面一阵乱哄哄之后,老头儿忽然就提高了声音,怒道:“我偏就信他们,偏就要把银子存在这家了!”

        潘慧言听到这一句,便走了出去,吩咐一个伙计道:“你先过来帮老伯清点银两吧。”然后又指挥外面的队伍,“麻烦你们并到那边的一队去吧,今后这个窗口改成存钱专窗了。”

        有人嗤笑道:“切,来了一个老傻瓜,你还指望会有第二第三个傻子shàng  mén吗?”

        潘慧言只作没听见,走回内室去了。

        那老头子口袋里装着的不仅仅是银子,还有许多铜钱。银子直接称重就行,可是铜钱却花了好长的时间才清点好。老头解释说他们家是做豆腐的,这些铜钱都是卖豆腐得来的。

        那老头办好手续离去之后,人群又乱了起来,叫嚷着把那个刚刚设立的存钱专窗改回取钱窗口。

        这时候又进来一个年轻人,他快步走到唯一闲着的那个窗口前。人们正要提醒他那个窗口是存钱专用的,要取钱先去外面排队去,却见他把手伸进袖子里,拿出来的竟然是两大锭明晃晃的金子。

        年轻人走后,又陆陆续续来了好些存钱的人,前前后后加起来也有近百个,有一段时间存钱专窗前甚至也排起了不短的队伍。这些人有贫有富,有的只有五六十两,但也有不少人一下子就存了好几千两,有心人统计了一下,今天的存款总额已经超过十万两了。不过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认定潘家钱庄信誉好,把钱存在这儿最放心。

        这些话,潘慧言和掌柜前几日也没少说,只是没人相信,但今天由这些来存钱的人口中说出,听在人们的耳中就不一样了。

        最先受影响的,就是那些只存了几十两的小储户,觉得人家卖豆腐的老大爷都能放心把百多两银子放在这儿,他们的钱还不如人家的多,又有什么好担心的。于是,外面排着的长队不知不觉就短了一小截。

        人类虽说是万物之灵,其实许多人的内心世界是和绵羊差不多的,总是喜欢从众盲目跟风,所以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做“绵羊效应”。许多人都不清楚潘家钱庄到底发生了什么危机,只是听说许多人都来钱庄要取出存款他们便也加入排队,这会儿见别人改变主意离开了他们便也回家吃饭去。

        潘家钱庄外面的人越来越少,只有少数人是从窗口拿到钱走了的,更多的人是左右看看再前后望望就三三两两地结伴离开。到了黄昏的时候,原本围得水泄不通的钱庄大门口已经可以跑马车了,剩下二十多人全都进到大厅里等候了。

        潘慧言坐在对面一家茶楼的二楼雅间里,居高临下地望着自家钱庄大厅里的那些人,她高兴地指点给对面的人看,“那二十多人里头,只有几个人是真正的储户,估计柜台上的银子绰绰有余了。还有一大半是被人花钱请来闹事的liú  mángdì  pǐ,根本就没有银子存在我家,可是这些天闹得最厉害的就是他们了。”

        莫钟书笑而不语。接下来再唱一出“狐假虎威”就可以完美收官了。

        过不多久,他们就看见三个人正在向钱庄走来,一个管家模样的中年人,带着两个挑担子的小厮。

        那留守的人中,有人认得那中年人正是归德侯府的管家,忙上前招呼:“周总管,您这是?”

        那周总管大剌剌地跟几个人点点头,道:“今年有几个庄子提前送了田租来,一时用不着,侯爷让我先带来存了。”他的声音洪亮,连坐在对面茶楼的人都听得一清二楚。

        原来侯府也在这潘家钱庄存银子!那两个小厮挑着的担子,光是看着就让人觉得里头的银子重得能把自己的腰压断。剩下的几个人更觉得没必要把自己那点钱拿回家去了。

        至于那十多个dì  pǐ,一听得来人是归德侯府的管家,可没胆子跟人家闹,估摸着今后也没人会再被他们煽动起来,干脆就也回家吃饭去了。

        楼上的潘慧言见了,笑得眉眼弯弯。

        莫钟书泼冷水道:“你也别太高兴了,那两担子虽然确实是侯府的真金白银,但人家也说明白了,顶多只能放在你家十天半月。”方睿是个懒散不管事的,想要拢住侯府这个超级客户,还得潘家自己动脑筋了。

        潘慧言倒不觉得这有什么难的,对于商人来说,只要有了个能接上话的机会,今后就好办了,现在机会已经来到她眼前了。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