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论战第二轮,死刑法庭

第(2/2)页

  “过去怎么不谈仁义道德?几千年以来都没有听说过废死的需求吧?”公孙随口回答,“难道你觉得华夏千年没有仁义道德?你居心何在?”

        沈清明漫不经心的说:“死刑的起源是因为战场的环境与过去人们对生命的轻视,并没有必不可少的价值。其持续多年是因为不重视生命与杀人偿命的想法根生蒂固,才因此让步给了国情。”

        公孙反击:“国情?什么国情你一定要说明白了。何况死刑是各国宪法所规定的东西,又没有违法,你在上一站也说过法律维持最低限度的道德,正是有了死刑这等严刑峻法才能够维护道德的尊严啊。”

        沈清明思考了一下,发现公孙的攻击没有什么好反击的地方,于是说:“没有违法不假,但是这并不等同于法律支持死刑,法律的本质同样还有希望他人可以改过自新的一面。而死刑正好断绝了人可以改变的那一面。让原本的错误永远不可以改正了。”

        “死囚有改过自新的机会?怎么不给那些无辜遇难之人改过自新的机会?”公孙的气势陡然提升,开始犀利的进攻,“对凶手的仁慈,就是对受害者的残忍!凶手怎么改正自己的错误?能让死者再次复活吗?如果不能改正自己的错误,那么就要为自己的错误付出相应的代价——也就是死。”

        沈清明双眼一眯,他果然用了这个理论来进攻,他正好顺势接下:“但是你忽视了一点,伸张的正义之下也有污点,光鲜亮丽的胜利背后也隐藏着盲目的可能性。无论是何等先进的法庭法律都难免有误判的可能性,因为一切法律都不是完美的。一旦误判了死刑,那么无辜受死者的冤屈就永远改正不了了。”

        公孙冷冷地说:“空口无凭。”

        “例子太多了,苏格拉底被冤杀,岳飞风波亭。近一些的还有聂树斌案,呼格吉勒图案,杨明银案如此种种从古往今绝不少有。”沈清明气定神闲道,“就算这些不知道,窦娥总知道吧?小白菜总知道吧?这还是空口无凭吗?”

        “这.....”公孙很快就改口说,“这种方法无非是缘木求鱼,想要杜绝冤假错案的发生,最重要的手段是完善法律,而不是禁止死刑。谨慎的使用实行,远比废除更加可靠。”

        “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沈清明说,“难道要我们对现在被冤杀的人道歉就能获得他们的原谅了吗?”

        公孙说:“正义不是毫无代价的。没有代价的正义没有守卫的价值。”

        “正义的.....”沈清明说道,“阵痛吗?”

        公孙点头说:“阵痛也好,污点也罢。这些都是实现正义的代价,相比于这小小的代价而言,都是可以接受的。”

        沈清明看着他,寻找着任何一丝不自然的地方。

        “我脸上长芝麻了吗?”公孙好奇的问。

        沈清明说:“没?我只是好奇你怎么能这么绝情?”

        “为了论战的胜利。,绝情又算什么?”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