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一载春秋问故人二上

第(1/2)页

第十一章一载春秋问故人(二上)

        听了秋平那一番话之后,张小菇的心情变得很不好起来,这一天也是闷闷不乐,心里想着法子把二皇子给一脚踢开。也不知道那位究竟是看上了自己哪一点,张小菇照照镜子,也不算是倾城倾国,只不过比起前几年的青涩,要成熟了许多,但是也应当还不至于让看惯了美女佳人的二皇子一下子就喜欢上吧?张小菇觉得头疼,正当她在屋子里照镜子的时候,听到屋子外头有人敲了敲门,张小菇放下梳子,问道:“谁?”

        打开门,原来是怜儿,怜儿走进屋子来,和张小菇说说话儿。怜儿说道:“月儿在写信呢。”

        张小菇问道:“写信?什么信?”

        怜儿说道:“苏州家里的信。”

        说道苏州,陈家也不知道如何了,张小菇知道怜儿和月儿也会和那边有书信往来,张小菇没有怎么过问,于是问道:“苏州家里如何了?”

        怜儿应道:“自从爹爹被囚京城,家中更是无人做主,二夫人做主,带着家眷到二伯那里去住了。”怜儿虽然说的平平淡淡,但是其中的辛酸,张小菇也听出来一些,被那么一折腾,陈家主脉,便由怜儿父亲这一脉,转到了怜儿二伯这一脉了。倘若说怜儿和月儿并不在意,那是假的,张小菇也不会相信,听到怜儿这么说,她安慰道:“她们也有她们的难处,要说起家道来,你们两个不就要当起家来了么,何况之衡表哥也还是好好地。”

        说起家中那些人,怜儿便有说不出的愤懑,她对张小菇说道:“父亲被囚至京城,也没有见那几位夫人做过什么,都忙着给娘家撇清关系呢。”

        张小菇听着说道:“所以啊,人要靠自己,不能靠别人。”说着摸了摸怜儿乌黑的头发,笑着说道:“我给你梳头吧。”怜儿乖巧地点了点头,两人一前一后对着镜子坐着,张小菇拿着梳子一边梳头,一边说道:“如今世道不比以前,别觉得自己是女子就把自己看得太轻贱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多了去了,陈家也不是只有你兄长才能振兴起来。你看,你们现在不就在努力么?总有一天,那些嘲笑,鄙视你们的人会了解到,在这个时候丢掉往日情分,是多么愚蠢的一件事情。”

        张小菇说的是自从陈家事发之后,原本在京城中,很陈家交好的一些家族,纷纷为了撇清关系,故意当着怜儿和月儿的面说一些风言风语。也正是因此,怜儿和月儿在京城,至今也没有进过那些人家的府邸。

        张小菇说完,怜儿叹息着说道:“谁又不知道姐姐说的是呢,只不过过了这些日子,难免还是有些难过。”

        张小菇道:“若是老夫人还在,你们也不至于如此。”

        说到老夫人,怜儿红了眼睛,说道:“若是老夫人还在,我们也不会流落至此。”

        张小菇笑了笑,说道:“好了,不说这些不开心的事情了,今后你们来做万宝楼的掌柜,要记着,好好学,好好看,然后最最要紧的,是要有自己的主见,万万不可盲从别人,不要让别人觉得你们没有自己的想法。”

        怜儿点头道:“我知道了,小菇姐姐。”

        第二日,张小菇出门去皇商司处理一些事情,就在半路上,马车被拦了下来,车夫在外面说道:“姑娘,外头有宫里来的人。”

        宫里来的人,自然就是太监,太监找到张小菇不是为了别的,却是为了送上一张请柬。

        二皇子的请柬。

        张小菇接过请柬,问道:“为何请我?”

        太监笑道:“姑娘这不是为难咱家么,这哪里是我们能知道的。”

        张小菇只好无奈放那太监离开,看了看请柬,请柬上写的地方却不是宫中,而是京城中一处有名的青楼。张小菇脸有愠色,请一个姑娘家去那种地方,不是别有用心是什么,况且也没有说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