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纵此生飘零转徙二下

第(1/2)页

第三十七章纵此生飘零转徙(二下)

        七月十五,夏试结束,七月十八,张小菇再一次前往织造局和新语司监密谈,平日就在织造局处理一些日常的事务,十分平静,然后等到了八月初一这一天,张小菇坐上一艘小船,沿着大运河到了长江,在那里一个渡口换上了一艘大船,在这艘大船上,张小菇见到了这一次任务的长官,一名中年女子。

        “冷大人。”张小菇有些晕船,长江上风浪比平日更大一些,出海之后恐怕要晕的更厉害,不过去拜见此次任务的主事人,也就是这段时间她的上司,尽管踉踉跄跄,还是得去。上司是金陵人氏,也是金陵织造局的一位管事,名字叫做冷秋。此次外出,因为若雪的伤还没有好,张小菇便只带着寒云一个下属,此外还有几个苏州织造局的老账房。

        冷秋形容冷峻,随时女人,看起来却更像是一个男人一般,眼神如刀。据说她在金陵时候名声也不是很好,在织造局的圈子中间,她也算是一个十分难相处的家伙——这些自然不是张小菇知道的,而是新语司监告诉她的——冷秋还有一段十分悲剧的情史,曾经被一个男人抛弃过,所以性格尤其孤僻怪异,这一次让她来作为执行本次任务的主事人,却是金陵那边的意思。

        织造局系统素来十分独立于朝廷官场之外,但是有无处不在,因为有钱的缘故,往往是朝堂上各大势力要示好的对象。

        也由此织造局也是派系分明,尤其是金陵织造局主管整个江南的织造局,而它本身又隶属于京城的织造局的总局,但是两者之间,经常会表现得壁垒分明。京城为了表明自己对江南织造局的控制,也会不断派人来,而金陵织造局表现上佳的人,也会被调到京城,然后再重新分派各地,或者就这么留下来。总而言之,织造局几百年的历史,已经如一团乱麻,早已经谁都理不清谁是哪边的人了。

        冷秋和张小菇,其实都是这样的人,织造局里面十分复杂,远不像外人想象的那么简单,除了在织造局内的隶属关系,在外出任务的时候,又有临时的隶属关系。冷秋果然是一个很不好说话的人,完全没有要体谅一下或者安慰一下晕船的张小菇的意思,只是森然说道:“怎么现在才出来?”

        张小菇连忙解释道:“冷大人,在下有些身体不适。”

        冷秋没有要和她多讨论这个的意思,只说道:“这艘船出了长江口,就会和前往南洋的船队会和,往返一次一路上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你总有适应的时候。知道我们是去做什么么?”

        张小菇答道:“将织造局在南洋的收益,运回金陵金库中。”

        冷秋点了点头,说道:“海上天气变幻莫测,风浪极大,你没有出过海,别怪我没提醒你,别丢了我织造局的面子。”

        张小菇心道自己怎么说前辈子也是去过海上的人,只不过不经常罢了,可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小村姑。暗自腹诽了一阵,张小菇应道:“我知道了。”说完便闭口不言,遇到这么一个从头到脚让人不爽的上司,还真是一件倒霉的事情,特别是还要一起呆上一两个月的时间。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张小菇站在甲板上,看着水手们忙碌着。冷秋见她不接着说话了,冷哼一声道:“在船上没有你什么事情,不要多管,也不要多问。”

        张小菇虽然是冷秋的下属,可也算是副手那一类的,冷秋这话的意思,显然就是要让张小菇来混一趟资历就走人了。张小菇依然低着头,没有任何反应,只是说道:“一切依冷大人的意思。”

        说是不管事情,基本就真的诸事不问了,就连寒云都有些奇怪,想提醒一下张小菇,不能真的一切都依着冷秋的意思来办,当天夜里,张小菇却来到了寒云的船舱,跟她说道:“寒云,今天看你的眼神似乎不对,有什么要和我说么?”

        寒云笑道:“张管事,也不是什么劝告,只是觉得张管事是代表我们苏州织造局来的,完全没有必要和冷秋管事那么客气。”

        张小菇笑道:“你是觉得我太过软弱了吧?”

        寒云默不作声,算是默认了。张小菇点了点头,自顾自地说道:“有一句话,我要交代你。”

        “请张管事吩咐。”寒云道。

        张小菇道:“我知道你看金陵来的那些人趾高气昂很不痛快,不过在船队返航之前,不许肆意挑衅,生出事端。”

        寒云心中颇为失望,不过张小菇毕竟是她的上司,只好道:“属下知道了。”

        大船出了长江口,等了小半天,很快就等到了随行的船队。那些高大的海船都满载着织造局的货物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