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何时飞花羡美人二下

第(1/2)页

第十二章何时飞花羡美人(二下)

        张小菇轻声读了一遍,这应该是那玉面狐狸的手笔,一手十分精致的清秀小楷,这也让张小菇更加疑心这岛上水寨寨主母女的真实身份,她们绝不是传言中所说的那般,有看玉面狐狸和她的娘亲关系并不甚好,恐怕可能也并非是亲母女,内里的缘由,张小菇没有更多的细节知晓,也猜不出来。

        江淮一带前段时间举起了叛旗,打打降降,也将本是本朝赋税重地的江淮,打成了流民四起的境地。此时朝廷又没有多少能力安置流民,赈济灾民,因此下旨让江淮一带的流民南下就食,南方官员要竭力安置。但哪儿有那么容易,谁也不愿背上这些包袱,本身连年劳役,赋税颇重,南方百姓的日子也不好过,再来些同槽争食的,肯定会闹出纷争。而这苏杭一带,也没能成为例外,这几年同样不安生,只不过大多数时候是暗流涌动罢了。

        别的不说,这数十年来,海盗就没有安生过,前些年,朝廷水师还算不是个架子,好歹能护得住内湖内河的安全,但这些年越发败坏,已经不止一次海盗长驱直入,进入太湖劫掠了。太湖本身也是盘踞了数股湖盗,与海盗互为奥援,说不定还有诸多勾结。百年来苏杭一带丝织业盛行,朝廷财政入不敷出,不得已要靠此间的丝绸布匹卖给海外商人,作为重要的收入来源,也因此让这一带的稻田改种桑树,以至于原本的鱼米之乡,还要依靠别地的粮食外运供给。

        出了城外,乡野之中,大多早已经掌控在地方大族手中,官府势力难以触及。只是新近苏州守备却有意改变这一切。新任的苏州守备,唤作谭玉伦,年纪不过二十六岁,是内阁首辅沈阁老的得意门生,外放到这里做一府守备,以文臣出任军职,到如今吏治败坏的今天,不合规矩也无妨了——更何况世人眼中,这也不过是积攒资历罢了。只是谭玉伦文采风流,本人也确实有一番大抱负,一到苏州这地界来,便有意先消除此间的匪患。

        但是事事知易行难,消除本地的匪患,说起来容易,一是好好安置北方南来的流民,一是重新使民间改桑为稻,使百姓能养活自己,一是练精兵一手招抚一手清剿——这些对策也不能说是有问题,他还在京师的时候,便是如此应对阁老的提问的,但是真正到了任上,谭玉伦才知道,做起来,可以说是处处掣肘。

        本地的匪患远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那些山贼水匪,和本地大户关联勾结颇深,甚至官府之中,也有他们的眼线。而就算是守备府同样也是庸才遍地,谭玉伦苦心整顿之后,才能勉强正常运转。但即使是这样,谭玉伦的命令出了府城,依然是寸步难行。

        风景依旧秀美,山川依旧青翠,苏州守备府的宅院之中,谭玉伦回到家中,正打算一洗身上的劳乏,却听到仆人在门口道:“大人,秋先生来了。”

        “哦?”谭玉伦立刻停下了手中的动作,让侍女退下去。

        “快请进书房。”

        潭府的书房布置地有些简陋,也许是因为谭玉伦来到苏州的时间还不算长,他也不是一个喜欢摆设的人。他来到自己的书房的时候,这里已经有一个人在等着他。

        “让秋兄久等了。”谭玉伦上前拱手致歉道。

        那人转过身来,微微笑道:“不妨事,谭大人事务繁忙,不嫌我打搅便好了。”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曾经在临江府张小菇见过的秋平,秋心的表兄,此时却出现在了这里。秋平温文儒雅,不似一般读书人,更何况他还是沈阁老最为倚重的幕僚,所以谭玉伦也不敢小觑。一个是沈阁老的得意门生,一个则是沈阁老常年奔走在外的得意幕僚,两人此刻坐在一起,自然是有些特别的话要说。

        两人分主宾坐下之后,谭玉伦首先问道:“不知道秋兄此时造访,所为何事?”

        “阁老有一封信,托我带给谭大人。”秋平微笑着说完,从身上取出了一个信封,放到了谭玉伦身前案上。谭玉伦接过信封,并没有直接打开,而是先问道:“阁老还有什么话要秋兄带给本官么?”

        秋平点了点头,应道:“确实如此,我此次前来拜访,也是因为这苏杭一带的局势恐有变化,阁老有些担忧,因此让我来提醒一下谭大人。”按着秋平所说,这里似乎还会出什么大乱子?谭玉伦问道:“什么意思?”秋平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谭大人要如何做,阁老信上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不过还有一些事情,恐怕还要我来知会大人一声。”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