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尽繁华事二上

第(1/2)页

第三十一章朱紫衣尽繁华事(二上)

        出了屋子,张小菇还是觉得有些寒意,抬头看了看天空,云大多已经散开了,只是没有多少星光,月亮挂在树梢上的天空。细细想来,张小菇已经来到这个世界好几个月了,已经开始渐渐熟悉这里的生活,也开始完全代入了这个身体原来的身份。只是,走到院子的树下,望着天空的月亮,张小菇忽然想起另外一个时空的父母,不禁有些愧疚和怅然。

        三儿的屋子就在旁边,张小菇脚步很轻走了过去,他正坐在案前读书,正是他私下的那位无名先生送给他的那一本书。张小菇笑着走过去,开口说道:“你的功课都写好了?”三儿仰起头,说道:“写好了呢。”

        张小菇在三儿的旁边坐下来,一边给他磨墨,一边说道:“等过了年,你就十四了,便能去参加科举,那时说不定我们就要离开这里了。”

        “其实我不想去。”三儿还是第一次和张小菇认真说他的想法,“这些事情二姐你不知道,而今大明朝虽然远不如百年前兴盛,威名远播四海,可也还是强大的没边。两百年没有忧患,让朝堂之上,进身之阶变得十分狭窄,一者进那党争的漩涡之中,一个不好,便是粉身碎骨;一者便是老老实实按着资历来,我张家本身就有些麻烦,再加上我年纪太轻,纵使考上,也要熬个几十年,才能一展所学。”

        张小菇思索了片刻,道:“你说的倒也是,只不过除了这条出路,又还能指望什么呢?”

        三儿说道:“需要机会啊,若论升迁之速,还有比军功更快的么?”

        “只是大明朝承平已久。”张小菇叹息道,“难啊。”

        “说难也不难。”三儿神秘兮兮道,“我看这大明朝,可是危机四伏啊。”

        “比如呢?”

        “二姐可知道……”说到这里,三儿刻意压低了声音说道,“前番从南方运送巨木前往京师,已经闹起了大乱子,我从市井人言中听说,估摸着消息传开的速度,应当是半个月前,在江淮一带,有人举了叛旗,裹挟了好几万民众进攻府城,现在大约已经被官军平定了,不过四散的流民,让这一片朝廷的税负重地,已经成了一个火药桶。”

        “这还只是一个方面,大明朝承平了这么多年,哪一个地方没有积攒一些问题和麻烦,就说京师那边,也因为天气十年九旱,而渐渐有些支撑不起来。所以啊,我与其老老实实当官,还不如弃笔从戎。”

        三儿说完,长长舒了一口气,将手上的书放在案上。

        “只是,还需要一个机会。”

        张小菇低声说道:“你倒是很有打算,只是家里你打算怎么办?爹娘可不像我,不是那么容易说服的,你毕竟是家中独子,万一出了什么事情,爹娘心中如何做想?”

        说道爹娘,三儿也有些觉得纠结,他可不认为自己能说服他们。

        张小菇笑了笑,又接着说道:“你不是说等机会吗,那就慢慢等,先好好读书,读过书的军中将官和没有读过书的,可是大大的不同。”

        “二姐……”

        “嗯?”

        “要是离开这里,二姐在漱石楼的事情怎么算?”

        “放心吧,漱石楼在苏杭那一带自然也有分店。”张小菇说道。

        三儿摇了摇头,不以为然道:“二姐你在漱石楼没有任何根基,也就在这里,秋掌柜愿意用你做管事,别的地方,乱七八糟的关系多得很,你一去就多了别人的位子,别人怎么肯?我看你要是和爹娘一起去了苏州,那肯定是要辞去漱石楼的管事了。”

        张小菇苦笑道:“放心吧,现在还早着呢,日后自然有解决的办法。”

        “真不明白,爹娘为什么一定要去那里。”三儿嘟囔道。

        张小菇心想无非是想去到那里抱大腿,投亲戚,可是……哪有那么好的事情,几十年过去,过去不去那里投亲戚,甚至走动也没有,这一去,未必就没有什么冷眼。想到这里,张小菇也有些兴味阑珊,老是想着别人如何如何照看自己,也不是个法子。屋子里灯影憧憧,蜡烛快到尽头了,张小菇起身去换了一根,点在三儿案边,昏黄的光线铺开在两个人的脸上。三儿拿起一张纸,开始写下一些东西。其实三儿虽然看起来顽皮活泼,也不过是在张小菇的面前如此,认真起来的时候,三儿却像是变了一个样子,稳重而少年老成——他在红石村的时候就是孩子王,在他那一辈人里,很有威望。

        张小菇心中想了想,也不打扰他,只是站起身,把炭火往三儿身边移过去一些,然后往屋子外走去。

        “二姐,我问你一件事。”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