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当家孰为耕织计二下

第(1/2)页

第八章当家孰为耕织计(二下)

        天刚破晓,城门前便已经聚集了许多要进城的人和车马,只等时辰一到,城楼上的鼓声敲了三下,城门轰然打开,众人便涌了进去。张小菇和她的父亲也在其中,张小菇在牛车上往四处看,直接过了城门,张有给守城门的士卒看过了身份凭证,便被放行进了府城。

        临江府文治颇盛,府城百年未受兵火,风气很是安稳,进了城门,便是一条大道。这里是府城的城南,刚一进便让张小菇有了一种人声鼎沸的感觉——纵使不过是大明国的南方,临江府城依然可以说是繁华之极,升平之世,不过如此。从南往北,大街小巷多是各种店铺,行人如织,客栈,货坊,酒楼,茶馆随处可见。

        张小菇还是第一次进城来,眼前所见繁华,让她心中也生出一丝吸引来。又走了一段路,牛车禁行,张有将牛车寄存在某个车行,便带着张小菇步行往惠众堂去。城中的女子毕竟和村中少女不同,张小菇平日里节日才穿的衣裳,此时却成了街上寻常女子的装扮。明国风气比张小菇想象的要开放得多,女子抛头露面亦是不妨事。

        惠众堂是府城中少数几家给城外乡民许多优惠的治病之处,堂中的许多大夫,带徒弟的时候还会带着徒儿游方。因此张有也认识几个颇为相熟的,自然更加信得过,陈氏的病太突然,张有失了分寸,便直接去找了惠众堂的一个熟识的大夫。因此当张有带着张小菇来到了惠众堂,很快就有一个小学徒出来,对着张有说道:“钱大夫等很久了。”

        张有连忙问道:“拙荆病情如何了?”

        虽说如今躬耕为生,张有毕竟也是大户人家出身,虽说没落了,骨子里和人交往还是希望用文邹邹点的方式,虽然和他的样子比较起来,有些不伦不类。张小菇在张有的身后,仔细瞧了瞧里面,惠众堂来看病的人颇多,大堂里正在排队诊病。

        张小菇跟在父亲的身后,往惠众堂里面走去,过了一道小门,张小菇便闻着一股浓浓的草药味。

        惠众堂的大堂后面是一个院子,院子中间许多学徒正在棚里处置新菜回来的药材。

        院子中间种着几株小树,是什么品种,张小菇并不认得。

        一直往里走,又是连着的一排房子,张小菇的娘陈氏就住在这里。刚一走到这里,便看着一个中年男子从屋内出来,张有快走几步上前道:“钱大夫,如何了?”

        钱大夫皱着眉头道:“用药之后,病情稍解,不过夫人还未醒来,恐怕……唉。”

        张小菇一听,立刻哀声道:“大夫求您一定帮帮忙。”

        钱大夫也看到了跟在张有的小姑娘,问道:“这是?”

        “正是家女小菇。”张有转过头对张小菇教训道:“还不问好?”

        张小菇已经行了一个刚学的见到外人长辈的礼节,道:“伯父好。”

        “真是乖巧的孩子。”钱大夫脸上露出一丝和善的笑容,又对张有说道,“总之,有我在,一定会尽力的,你不要太过担心。”

        张有点了点头,叹息道:“若非您在,恐怕就更要糟了。”

        钱大夫笑了笑,说道:“先带孩子进去吧,想必孩子也想念母亲了。”

        说着,便引着张小菇和张有两人进了屋子。

        刚一进屋,便闻到了比外面还要浓许多的药味,张小菇只一抬头,便觉得一阵心酸,屋子里空空荡荡,只在墙边有一张木床,木床上躺着陈氏。陈氏盖着被子,脸色惨白,比起前几日,竟是消瘦了许多,张小菇走几步到了床头,更觉陈氏头上白发愈多。

        张小菇低声唤了一句:“娘……”

        自然是没有人应她,张有低声说道:“小菇,我和钱大夫说几句话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